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张灼标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张灼标
[导读] 一提起作文,小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由于缺乏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空话、套话泛滥的现象。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第二小学   张灼标  514439

摘要:一提起作文,小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由于缺乏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空话、套话泛滥的现象。面对这一教学现象,小学习作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变得十分重要。基于此,以下对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技能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技能;策略研究
        引言: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施教者,并且应该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能提高自我的写作热情,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个人的写作观察能力,并且培养自我和文笔之间的默契程度,从而能写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同时又能把自我的写作色彩注入文章之中,由此一来,学生的写作潜力自然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我的缺漏,逐步实现提高。
        一、通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储备
        要想提高习作能力,需要具备足够多的素材,而素材缺乏正是学生习作时面对的首要问题。学生自身经历不丰富,对事情的感受和思考往往也不细致,导致在习作时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素材缺乏的问题,只要具备丰富的素材,学生在习作时就很容易想到该写什么,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具可读性。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参观博物馆、动物园等课外活动,并鼓励他们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发现有趣的事物,这样他们后续就能将这些内容运用于习作;另一方面,教师可帮助学生挑选适合他们认知的书籍,如中外的经典故事,鼓励学生多阅读,逐步增加其阅读量。针对学生习作语言匮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结合课文详细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习作中常用的手法,了解一篇优秀的文章由哪些因素组成。如教学《观潮》时,针对学生习作词汇匮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观潮》中运用的词汇的意思逐一讲解,如“弥漫、矗立、若有若无、人山人海、沸腾、贯穿、浩浩荡荡、天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在形容事物上起着什么作用,然后鼓励学生记下这些词汇并尝试造句练习。这样,他们就可以将之运用于自己的习作,提高文章的质量。针对学生文章条理不清晰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详细讲解《观潮》这篇文章的叙事方式,让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逐渐展开的,从“上午潮来”再到“午后潮去”。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好地描述一件事情的发展的表达方法,可以保证其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理解。针对学生语文习作中表达方式不丰富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分析《观潮》一文运用到的多种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尝试用这些修辞手法造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如何丰富自己的习作语言,让文章更加生动和形象,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能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当下的小学生存在着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自我的写作意愿很成问题。


正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意愿很成问题,因此学生在漫长的写作之路上没有能养成足够出色的习作能力和写作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对此加以反思和自省。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写作习惯和练笔习惯,让学生懂得成为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写日记、写随笔、写周记、写心得,通过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练笔和练习,锻炼自我的写作能力和随笔能力,并且养成写作者和文字之间的亲近关系,当教师能养成学生和文字之间的亲近关系,自然能让更多的学生懂得更多的写作道理,让学生不再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个体,而是一个通过写作实践和练习去提高自我的人。
        三、组织话题辩论,锻炼逻辑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话题辩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促进作文水平的进步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学写倡议书”的习作练习中,为了锻炼学生倡议书的写作逻辑,教师以“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该不该提出倡议”为话题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过程中,首先辩论双方派出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一方的观点是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应该提出自己的倡议;另一方的观点是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应该提出自己的倡议。在观点陈述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互换的方式自由辩论,在自由辩论时,很多学生表明学生也是班级一分子,所以有权利参与班级管理;而另一方则表示,班级管理应该由班主任把控才更加有秩序,学生的责任是好好学习。在辩论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其他没有参与到辩论中的学生对整体辩手的表现打分,确定最终胜利的一方。通过辩论,学生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明晰了,从而可以围绕自己的观点去塑造整体的内容,让表达更加具有逻辑性,更加完整化,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端倪
        小学生应该成为一个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人,当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重大的提高的时候,教师自然可以更加从容地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并且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更加从容地实现自我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挫万物于笔端这几个字不再是一句空话,教师有着让学生相应的实现契机和可能。教师需要保持一种更加平和的状态和姿态,在此同时,又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和飞跃。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个人的观察能力,懂得发现生活中人所共见却笔下皆无的内容。
        结束语
        深化习作与生活的融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提升个人情感表达。此外,引领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也是教师习作生活化教学当中的要点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习作生活化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取材,从而达到引发读者共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楠.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李林.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0):36.
[3]吕雪珂.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