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模式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马学敏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兴趣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传统模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促进当前教育的深度发展,加强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使初中数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提高质量水平是目前的教育目标。

四川省西昌市太和中学  四川西昌    马学敏   61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兴趣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传统模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促进当前教育的深度发展,加强初中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使初中数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提高质量水平是目前的教育目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得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教学模式;学习兴趣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共同繁荣,新课程改革得到普遍的推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素质教育的观念也愈发深入人心。数学学科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难点,其教学质量的提升难度相对较高。兴趣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关于兴趣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兴趣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体现为:第一,学生方面。兴趣教学模式高度契合学生受兴趣支配学习的需求。如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兴趣较高,其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效果良好]。第二,教师方面。从数学教师的角度来讲,构建并运用兴趣教学模式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互动、响应教师要求的主动性较强,上述变化有助于数学教师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二、构建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对教师之间的感情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施兴趣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建立一个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还要积极实现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数学探究学习,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其求知欲望; 最后,教师还要用自己的情感,积极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你、崇拜你,进而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课前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课前导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实施兴趣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材料作为背景,进而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前导入。


在这种课前导入的形势下,学生在熟悉的材料中,就会产生较强的亲切感,进而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并自觉进行思考,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课前导入中,教师就充分利用了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开始一边欣赏建筑物的形态,一边思考图形之间的规律和联系,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巧用数学游戏兴趣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性与互动性
        数学游戏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要学会巧妙地运用一些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和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的情景中,提高学生完成数学的教学任务。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时,让学生一起做推导的例子,勾股定理是把形的特征(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转化为数量的关系(a2+b2=c2),可以解决一些计算的问题,通过计算证明一些几何问题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基础拟定一些口算基础,让学生进行抢答竞猜,通过这种方式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度及熟练度,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正确地利用数学游戏来进行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给教学质量带来一个新的高度。
        (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既往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可知,课堂氛围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枯燥的学习氛围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不足;而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水平。因此,在构建兴趣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将营造民主轻松氛围作为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前提。以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部分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可提前于教室四周摆放纸质的仿平行四边形栅栏模型,便于学生近距离感受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在初步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举例生活中的其他平行四边形案例。在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此外,学生判断生活中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则有助于加深其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记忆。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均是采用黑板作为主要教学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手段、教学工具进行拓展。尤其是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确运动多媒体这一有效的手段,将抽象、生涩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翻折、平移和旋转”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利用动态化的视频,对图形的变化过程进行形象展示。如此一来,抽象的空间想象就变得更加生动,成为直观的情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教学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有学校和教师没有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将兴趣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0(23):24-25.
[2]刘洪.如何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J].中华少年,2020(10):16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