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   作者:魏建周
[导读]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学会汉字的书写和应用,逐渐培养出阅读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魏建周  251411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学会汉字的书写和应用,逐渐培养出阅读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学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自发地进行语文学习,并能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语文知识的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其思维能力发展不够全面,所以在相关知识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现有的教学背景下,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还需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以及家长越来越关注教学成效,人们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在新型教育理念的推动作用下,教学模式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在此过程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于教学效果的呈现并没有预想中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一步探究教学策略的同时,还应对当下甚至以往的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寻找影响教学效果的具体缘由,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制作需要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创设出声像并茂的真实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且形象的了解与掌握到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灵活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从而充分的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青花》一课的教学活动当中,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青花为主业、以青花为荣的两位父子之间的感人故事。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且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小学学生对于青花瓷的知识知之甚少。与此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青花瓷手工制造业逐渐的没落,市面上各种形式新颖的手工艺品首都成了社会大众的喜爱,更加使得小学学生对于青花瓷甚少了解。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且形象的呈现出我国传统青花瓷手工艺的艺术之美,为学生简单的讲解青花瓷整体制作流程,使学生能够直接的了解与掌握到青花瓷,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于青花瓷与制作过程的兴趣与热爱之情进而全身心的参与到文章的学习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是指构建一个虚拟的环境,而环境是由一些抽象的知识或事物构成的,然后将人置身于这个环境中,人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很好地与这些本身抽象的事物进行接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因为情境这样的优势,所以许多教师都将情境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运用到教学中,以此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通常教师会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进入情境中。这种方式只能属于间接的情境教学,为了提高情境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进行情境教学。
        例如,在进行《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先了解其中涉及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先通读课文,对其中的语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角色扮演需要的人数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拼。一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旁白、孙中山、先生、同学这四个角色,让学生根据角色的语气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行扮演,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思维扩展,对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和续写。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投票,获得票数最多的小组就是这堂课角色扮演的冠军,可以得到教师准备的一个小礼物。利用情境的创设为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绪和思想,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于《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的印象,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观察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写作灵感大都来源于生活实际,而有些教师由于课时紧张或是为了教学方便往往将教学和生活实际完全割离。这不仅违背了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构建一条通行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获得写作所需的素材和情感,在写作时有针对性的调动头脑中的已有记忆,从而顺利完成写作。
        例如,在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描写父母的爱,在此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向父母表达爱意,说出“我爱你”,观察父母的神情及态度并写到随笔中。在写作“父母的爱”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父爱或母爱选取一个为题,也可以二者都写,注意在对具体事情进行的描述中刻画父亲或母亲的人物形象,以及父母表现爱的方式。由于学生写作前已经进行了随笔的记录,写作时可翻看随笔,重新回忆起向父母表达爱意时父母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并结合生活中的小事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父母对于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只有在写作前认真观察父母的行为动作和语言,才能在写作中文思泉涌,达到“一笔成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想要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保持积极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丰富自身经验,通过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教学,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不断进步,充分发挥出语文学习的潜力,意识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建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分析[J].新课程,2020(21):174.
[2]周红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2):34.
[3]陈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8(04):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