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王大生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王大生
[导读]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教与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科学审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杨溪小学   王大生  442500

摘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实际教与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科学审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反而以粗心、马虎为由肤浅地掩盖了学生数学计算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立足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从兴趣、习惯、技巧等方面探究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成为践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基于此,以下对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小学是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阶段,也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抓住这一时期,并以此做好计算教学活动。而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数学的逻辑运算和推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其他数学能力的发展做好充分地保障。
        一、注重课堂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应该从长远来看,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人,我们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可塑性非常强,所以教师不能轻易否定一个学生,这样会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要转变教学心态,认识到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注重学生的日常锻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注重自身的讲解,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堂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锻炼,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明白某类题应该怎么计算,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在平时的课程中,教师要注重总结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容易错,可以格外注意,及时改正。教师也可以展示学生的错题,以提醒其他学生注意。通过以上方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会不断提高。在学生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不要出太难的题目,以免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不能太简单,否则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师一定要注重错题,在学生第一次错的时候及时纠正,否则学生错误的次数多了就会混淆正确和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及时纠正反复改错,以防学生出现思维定式。
        二、培养计算兴趣
        单纯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这样容易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厌倦心理,对此,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教师展开计算教学的首要目标。针对小学生爱动、好胜心强等心理特征,教师可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对学生展开计算训练,同时,还能够将计算问题赋予生活化特点,使学生在熟悉的大环境下,对计算过程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例如,在《倍数和因数》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笔者首先引入生活化因素,并提出:“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班要选出12名同学参加猷辂拳表演,但张师傅有要求,为了整齐必须排成长方形队伍,现在请同学们画一画,并用算式表示你的排法。”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最终,引导学生将排法展示出来。


此外,为了解决“是不是任意的乘法算式都有因数和倍数”这样的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展开“华山论剑”“一决高下”“盟主争霸”等游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分析的过程中,还使学生对乘法算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三、强调书写规范,提高计算能力
        我们常常说字写得好,考试就可以多得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整洁的卷面确实会让人赏心悦目,增加好感度,卷面分就不会丢。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书写能力的提升。数学数字有些比较相似,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明明说对了,可一落实在作业上就错了,这就是因为书写不规范,有时候连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写的是什么。另外,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因为不会做而出错,而是因为抄错题目而出错,或者在列式的时候没有对齐,导致计算出错。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书写规范,让学生一笔一画好好写,不要潦草。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的时候也应该注重自身书写的规范性,给学生做好示范。教师可以一边书写一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点,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在练习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检查,这样才可以加强书写练习的有效性,慢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促进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错误。
        四、突出课堂教学,注重当堂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标理念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归结到课下,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当堂计算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突出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算理、算法、概念的解读,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当堂掌握数学运算算法、算理,同时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算法、算理的逆运算、变形运算,注重学生基本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其次,教师要围绕当堂教学重难点,结合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归纳,在学法、算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计算失误。再者,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课节知识中所蕴含的常见的公式变形、逆运算等关联算法进行必要的讲解,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相关,还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分析阻碍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并以此为优化计算教学活动的关键点。分析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找到运算方法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结点,进而完善计算教学体系,进而使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技能,并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秀敏.小学生计算能力提升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04):123.
[2]曾祥琴.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9(47):53.
[3]刘美江.关于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2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