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周军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周军
[导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工具。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中学   周军  830011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工具。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新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大大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章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小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独有的特性,在抽象思维上,小学生还处于发展起步期,但语文学科中包含的情感体验、阅读理解都需要抽象思维帮助理解。除此之外,其他发展方面的局限性都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性,采用具体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创新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生要掌握生字和生词的音、形、义,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但是,死板教条地积累生字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且由于缺少运用,实用效果也不强,对学生来说是“死知识”。因此,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会的字词和写作训练相结合,这是积累基础知识的目的,也是快乐语文教学的追求。如教师可以开展汉字纠错大会、方言词语搜集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摘抄好的词汇、语句和篇章。教师还可以开展名家名言仿写、改写和续写活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加强课堂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不是过分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此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学习和沟通,通过引导性亲切的语言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内心想法和需求,从而让教师融入适当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应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是有关联的,从而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分成组间差异小、组内差异大的学习小组,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派一个人来表达一组的整体想法,如《爬山虎的脚》,教师可以设置课题“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选择最简洁最准确的答案作为优胜者,这样不但让学生能够积极讨论,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也可以布置“观察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知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以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为切入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教师自身必须要了解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式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对《小英雄雨来》进行讲解时,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而且向学生提问,让各个小组的学生都相互探讨问题。“尝试着讲讲课文中雨来的人物形象?为何人们都将雨来称为小英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这些问题,接着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回答每个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将正确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虽然小学教师已经摒弃了以成绩衡量教学效果的简单手段,但很多学校还是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隐形手段,以至于教师忙于抓基础、提质量,课堂教学中灌输性教学成分依然很大,导致很多学生和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缺少快乐教与学的诱因。为此,教师需要转换角色,处理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俯下身子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倾心交流,提升教师的亲切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五、创新课外作业,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创新,也应当包括课外作业的创新。小学语文的课外作业,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抄写字词、死记硬背,更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从小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和习惯。例如:让学生帮助家长制作晚餐,并对制作过程和菜肴进行描写;观看一集动画片,而后描述动画片的内容;将今天所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打电话向亲朋好友们问好等等。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与家长、亲戚、邻居、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因不同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分别布置作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
        结束语
        要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除了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观念,还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利用语文课堂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文忠.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A4):53-54.
[2]刘慧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浅析[J].读写算,2020(33):113-114.
[3]李淑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