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 蒙小爱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蒙小爱
[导读] 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第二小学    蒙小爱   531506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策略分析
        引言:数学是人类对于已知事物结构进行描述的一种手段,是能够应用于科学方面的必要工具,数学的诞生代表着人类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代表着人类智慧走向成熟。从古至今,数学被广泛运用到人类的生活中,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应采用现代化手段,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扩充教学资源,以赋予每一名学生充足的数学空间与趣味化的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有趣,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对数学提起很高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不能有效地理解,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反思。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其认知程度还比较低,逻辑思维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发展,而数学知识的学习又需要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所以,对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确实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转化为简单化教学和趣味化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简单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致,但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这可以为学生创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场景,诸如“去超市买东西,口袋里有几块钱,买了两颗糖之后剩下几块钱?”等此类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二、丰富教学融合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不断进行思考的学科,并且,还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更理性地看待数学问题。所以,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首先需要丰富其内容。在其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为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带领学生走入到数学世界当中,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时,能够使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运用,使数学学习融会贯通。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问题转换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很多学生由于本身的想象能力仍有限,对于抽象的数字缺乏具体概念,进而造成数学问题的理解不佳,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重点帮助学生们进行“抽象性”到“具体性”的转变,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也有利于夯实数学基础,为未来学习难度更高的知识奠定基础。具体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关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题目展示,比如题目“8-2=?”,可以转化为“卡卡农场的草地上有8只兔子,其中2只兔子去隔壁农场找小狐狸玩耍,那么现在卡卡农场还有多少只兔子”,学生们通过观察动画中离开的兔子并进行数数,能够快速得到答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逐渐理解不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不断提高数学思维。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问题的转换,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不断提高教学效用,对学生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四、完善信息化教学认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会认为数学学科不但复杂,且单调无味,尤其是对于思想偏感性的学生来说,理性的数学内容是冗长且枯燥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若不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固有的教学思路,则很难在教学课堂当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若没有学习兴趣作为支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师生也难以形成有利的配合,长此以往,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会越来越难。因此,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勇于接受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完善自身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堂相融合,构建数学课堂趣味化的氛围。比如,在学习“庆元旦”中关于时、分、秒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龟兔赛跑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时计算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时长,并尝试着去进行记录。卡通形象的视频会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于时间的计算,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分与秒的区别,以此,教师就能够让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课堂开始学习数学。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象转换,引导学生们探索更多知识,并且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对学生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效用,为学生们未来的长久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梅.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50.
[2]张艳.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68.
[3]赵清清.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策略[J].教育界,2019(4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