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李超林
[导读] 化学用语始终专业化的语言,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初中生普遍认为学习化学用户比较困难,这也是造成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学  李超林  530008

摘要:化学用语始终专业化的语言,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初中生普遍认为学习化学用户比较困难,这也是造成学生化学学习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此,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实践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具备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信息交流系统,并衍生出一套独特有的化学用语。根据化学用语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一下三种类型。首先是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物质化学变化过程;其次是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最后是元素符号。如何提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教师需要注重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有效应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  化学用语在化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化学用语具有繁多、没有规律、易错等特征,伴随着化学用语教学的深入,学生开始丧失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认为化学用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化学用语自身的抽象性与繁杂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习惯通过具体事物进行思考与研究,他们的认知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对化学符号比较陌生;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生能够使用化学用语表达,这也提升了化学用语教学的难度。
        二  提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采取循序渐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分散记忆
        以目前九年级化学教材为例,第三章到第五章节主要介绍化学式与元素符号,如何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元素符号与化学式,将会增大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影响化学用语教学质量。对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化学用语渗透到每堂课的教学中,利用循序渐进这一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能够分散记忆。例如:在序言部分学习过后,教室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能够在课前提前了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符号。铁(Fe)、钠(Na)、碳(C)、氧(O)、氮(N)、氢(H)等。引导学生一次记忆七个左右化学符号,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记忆所有的化学符号,避免出现错误。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写出石蜡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让学生能够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符号,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化学式。
        2 规范化学用语书写习惯,是化学用语学习基础
        在化学考试中,不规范的书写习惯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比较常见的不规范书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拉丁字母未区分大小写,如:氯— CL,钠— Na,二氧化碳— Co2,氧化铝— Al2O3。


第二,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符号中数字出现正负号错位问题。第三,未正确书写方程式,包括不符合客观事实规律、方程式两边未配平、忘记反应产生条件以及未写沉淀符号等。为避免因书写不规范导致的失分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化学用语,并强调考试中容易出错的书写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下多次练习化学用语的书写,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
        3 引导学生不断的巩固练习,强化化学用语记忆
        在化学用语学习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用语学习的热情,消除他们对化学用语学习障碍,确保化学用语的有效记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趣味记忆法,针对没有规律而且难以记忆的化学用语,学生可以使用趣味记忆法。以“氢”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这个化学元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联想生活中与氢相关的事物,最常见的是氢气球,氢气是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符号类似于直梯。又如,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氧气是通过氧元素组合而成的,它的化学符号“O”就如同人类的嘴巴一般。再如,氦气的密度也十分小,只比氢气大一点点,氦气球就是由氦气组合而成的,它的化学符号是“He”,那么就可以联想为比扶摇直上的氢气多了一个小背包“e”等。
        其次是强化记忆,可以依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引导学生做好复习计划,强化所学的化学用语,从而使记忆更加牢固。以前20个化学符号的学习为例,在每次上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化学元素符号。在学习化学式时,让学生制作小卡片,正面写物质名称,反面写化学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强化训练,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不断地巩固练习。最后,纠错并理解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每次都强调正确的应该如何书写,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引导学生修改错题。
        在方程式书写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也是导致书写遗漏条件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对此,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试验现象与化学用语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加热铜绿反应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绿色粉末、黑色粉末+小液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反应的方程式,(Cu 2(OH)2 CO 3)(CuO)+(H 2 O)+(CO 2)。最后,让学生能够根据反应把方程式配平,并添加气体符号。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学习记忆化学反应,让学生能够从化学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需要共同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化学用语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化学用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从组织教学开始,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丧失对化学用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鸿忠.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几点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94.
[2]周兰天.以“化学式与化合价”例谈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20):56-57.
[3]田芳.运用心理规律  巧记化学用语——以现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为例[J].新课程,2020(4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