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孙景玲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际间的科技的竞争是竞争的关键,而人才竞争是竞争的根本,教育的竞争是竞争的基础。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品德与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

成都天府新区太平小学    孙景玲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际间的科技的竞争是竞争的关键,而人才竞争是竞争的根本,教育的竞争是竞争的基础。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品德与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小学时期是各项基本素养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只有通过完成在学生小学时段做好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组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最大作用,从而促进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培养高质量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在实际教学中,唯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才能够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施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推动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优势;具体策略
      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学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影响将会伴随学生一生,所以,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良好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完善德育与心理教育。
      1.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在大多数小学课堂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并没有被列入学生必修课堂中。所以在还没有推崇全面素质教育之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并不是很受重视。而且多数在校就职的德育老师并没有完全受过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比较陌生,德育老师很难将传统的德育课堂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德育师资的空缺,更为这两个学科领域的整合增加的难度。
      2.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优势
      (1)健康的心理是德育教育的前提
      德育教育是利用課堂向学生输入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规范,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是以知识输出为主要的方式,对于没有太多是非观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完全领会教师传达的知识,过多的行为干涉还会让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所以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侧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先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心理基础,健康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控力,让学生在心理自建上有一定的把控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厚的基础,也能够拓展德育教育的方法路线,从而更好地完善这两个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2)便于教师了解学生
      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让教师通过各种外化的行为表达来了解学生内心的心理健康状况。简单的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够完全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了解到学生内心真正的心理活动,找到学生真正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到一个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
      (3)正确引导心理发展方向
      小学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价值体系的重要时期,此时,教师的引导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社会的认知、对是非的判别、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都属于德育教育的教学领域。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身体条件是否合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过程中为孩子引导一个正确的心理发展方向。
      3.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具体策略
      (1)在实践中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简单的理论知识可以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但是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学生又会出现许多不同的问题。所以,在融合德育课本中的知识点的同时,要加入一些实践的心理交流活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让教师在一对一的交流疏导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具体的心理发展情况。首先,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室,让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可以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当下在人际交往中学习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其次,学校可以定期向学生做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统计调查,与理论相结合,解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遇到的不同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发现问题就要调派教师立即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
      (2)加强教学环境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远大于教师课堂上几句简单的理论。所以,要真正将课本中的德育知识贯彻到学生的整个成长中,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将所有的科学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地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何为优良的德育生活行为”的讨论活动,教师不必要作为是非的仲裁者,教师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家庭环境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可以照顾到学生在学校里的行为习惯,但是在校外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了。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向其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给不同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生活环境的学习方式,增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开展一些班会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同参加,让家长对学校的教学有更深的了解,结合教师意见获取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模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锦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1(04):214-215.
[2]孙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经验分析[J].北方文学(旬刊),2016,11(03):186-187.
[3]赵广.王振德.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于德育工作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21(18):135-136.
[4]李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9):164-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