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王山威
[导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革新,形成为以新时代、新思想为主导,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融媒体”为平台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黄河科技学院     王山威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革新,形成为以新时代、新思想为主导,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融媒体”为平台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文章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转变、队伍建设、品牌构建等方面入手,探索“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路径,试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融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趋势加快,新竞合时代开启。“融媒体”作为利用现代互联网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整合实现“资源融通、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时代产物,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新育人理念、创新工作路径、提升育人实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如何搭上“融媒体”这驾新时代催生的发展快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是一个亟待突破的时代命题。
      一、“融媒体”打开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育界引起热烈反响,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体系建构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思政育人的理念革新,原来以专业教学为“主线”,以职业道德与素养教学为“辅线”的教育方式也被更加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大思政”格局所改变,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理念、工作范畴、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实践,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成为一项时代课题,就此,从教育教学领域开始拓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由点及面,由表及里,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项重要举措也为“融媒体”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
      “融媒体”这一概念是国内学者和业内人士基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媒体融合”而提出的。即指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结合起来产生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传递给民众的过程。[1]“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打开了多方隔空对话、信息无缝对接、资源优势互通的现代通道。目前,部分高校已将其作为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传播、引领示范、倡导实践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融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达到了凝心聚力的效果。


但从高校大环境来看,“融媒体”这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手段普及度并不高,就对某高校师生“融媒体”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来看,36.36%的师生略知一二,57.58%的师生对此类传播方式全然没有概念,普及率不到7%,由此可见,要引领媒体资源向思想政治教育聚集,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媒体融合来焕发新姿的必然走向,使两者资源共享,充分互融,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融媒体”加速渗透的大环境下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二、“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路径
      1.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媒介素养
      在目前“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知识信息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资源的唯一渠道,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多种社交工具的出现,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平等、民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探索与学生健康知识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对媒体的运用,提高自身的信息传播媒介素养,充分发揮自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2. 构建规范的“融媒体”思政教育管控体系
      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使用学校“融媒体”有着严格的限制,在信息网络上也经常会禁止学生发布一些信息,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难以得到良好反馈。这就要求在高校教学过程,教师必须要开放网络媒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大学生机器进行信息发布,要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行动价值导向,以新的思想引领学生发展,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3.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政教育
      大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使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大学生实现正确的价值引导,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自媒体平台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交流阵地,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诉求全面表达出来,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带动学生发展,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融媒体”将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整合和利用,使媒体的传播功能、手段、质量、价值得以综合提升,这种运作模式体现了一种科学的创新实践。”[3]正是这种科学的创新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之以多重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構建有了更多可能。这不仅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路径的一个分支,也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走向。要持续将这项工程引向深入,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协同共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并在体制建设、理论引导、内容革新、平台建设、品牌构建等方面共促互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探索出一条师生共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周慧琛.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的挑战和机遇[M].当代电视,2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