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王山威
[导读]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黄河科技学院   王山威

摘 要: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是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来看,当前的思政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文章首先对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基础性工作,是坚定学生政治立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修养的有效路径。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一些外来思想进入到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思想意志不坚定,认知还不全面,很容易被一些极端个人主义、金钱主义所影响,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做出的努力,纠正学生的思想错误,树立正确的三观,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一、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在政治理想信念的主观导向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中间也不乏一些同学存在问题,比如价值取向不明确、社会责任感缺失、奋斗意识淡化等。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着的革命理想、崇高信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等思想品质,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二)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作为时代精神核心的改革创新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红色文化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助于且较容易培养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未来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缺失问题原因分析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具体化。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思想混杂而来,但从很多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得知,大学生离不开红色文化教育,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发展、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高校在理论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等环节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存在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不具备思想文化传播的属性,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甚至造成了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厌烦。



        (二)高校缺少宣传红色文化硬件载体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部门来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建设,并且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现在许多高校校园红色文化构建过于单一,只是简单地在宣传栏里进行了零星的展示宣传,这也传递出一种对红色文化教育不自信的信号,所以也就造成了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学生的印象中红色文化学习就是开会、听讲座、看红色电影等。这种形式往往局限于对红色文化的表面感知,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果学校不能正确的宣传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很多学生会认为学校在做表面工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不耐烦。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
         (一)融入大学教学过程,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迈入社会前的铺垫,因此大学时期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无论哪个地方出现差错都会造成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因此,应该重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将红色文化的根本内涵与大学教育相结合,使得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華丽转身,并且使得其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质的飞越。
         (二)注重高校红色文化教师队伍培养
        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才并不多。针对此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对红色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红色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着力培养一批专注于红色文化研究的教师队伍,学校可以组织高校教师红色之旅,深化高校教师红色感悟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唤起人的主体,以感性来触发人的重视从而打造一支别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教师队伍,促使高校青年教师形成红色文化圈,从而确保红色文化教学活动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高校应当注重引进在党政机关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线上发挥出专业所长,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语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恰当的素材,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加深理解和认知。高校也可以构建一个红色文化学习网站,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价值。定期开展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开展高效的学习,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修养,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行甜甜,张利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7):43-45.
[2] 黄慧.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