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分析 蓝锋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蓝锋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较大影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差异性落实因材施教,实现整体提升。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贡川乡龙勒村小学   蓝锋   5308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较大影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差异性落实因材施教,实现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法 研究与分析
        引言: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由于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能够使每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有所收获。分层教学法特有的优势,使其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普遍关注。
        一、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由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构成的班级中,教师必须正确、科学地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统一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整体性,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分析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完善、创新应用分层教学法,真正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学。
        (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分层教学法将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作为突破点,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现全体统一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发展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正确、科学地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实施合理的区别对待,使数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仅能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性格和个性,化解学生之间的学习矛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科学划分学生层次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一种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是该教学方式应用的首要内容,分层是否科学、合理也是影响分层教学法应用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确保分层教学法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增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将学生层次的划分作为重要的教学设计环节。在划分学生层次时,由于教师对新加入班级的学生了解不多,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自身的潜能、学习能力等众多方面的因素,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符合具体的标准,确保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层次的划分是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教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确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采取科学性的分层方式,在教学难度较大、比较复杂的知识时,采取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本身。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来进行分层,这种有目的的分层教学活动能够全方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他的们的学习需要。这不仅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获得了学习思维的拓展,也让基础能力稍差的同学通过分层学习能够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探索出更加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树立学习信心,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计算能力来开展合理分层,根据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和层次性教学目的开展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经过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观察与分析,帮助他们了解周长与面积之间的联系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中间层次的学生通过对图形的简单分析,能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巩固自身的知识基础;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进步。
        (三)根据接受能力对练习题进行分层
        由于小学生知识积累少、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记忆力作为前提条件,对学生开展已学知识的巩固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精心编制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时,对于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在课后完成综合性的习题;对于基础弱、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绘制一些相对简单的扇形统计图。
        (四)评价分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态度等综合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改进评价形式,实现更好的分层教学,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是基础环节,但不同的学生掌握程度却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来挑选基础不牢的同学回答,给予他们相应的表扬,并给予他们一些学习建议,合理的教学评价分层能够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进步。教师应该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问题设置,并且及时提出教学评价,为学生构建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分层教学法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瓶颈,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能力、智力、技能、知识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更好地保障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辉健.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J].读写算,2020(11):115.
[2]张小燕.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20):93-94.
[3]邵金晟.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26):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