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王正芳 李本军 李瑛
[导读]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王正芳  李本军  李瑛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
        序言中,李镇西老师有这样一段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其实就是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从每天最平凡的工作做起,每天用心总结自己一天的工作,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镇西老师讲“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这是我非常认同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有责任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严管和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的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信心和耐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完成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读了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一直在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一如既往的关爱每一位学生?
        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教育工作情怀”的洗礼。我愿“做最好的老师”!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我们的鞭策。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效?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有进步,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我努力做到最好,我相信能够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没有机会成为“大家”,但我相信绝对会桃李满天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