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情景化教学应用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周彩凤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群体工作与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职教育阶段,以具体形象的计算机学习和应用情境来呈现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学习,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   周彩凤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群体工作与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职教育阶段,以具体形象的计算机学习和应用情境来呈现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学习,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首先就情景教学法的认识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境教学法;兴趣;实践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前沿课程,发展速度很快,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不能因循守旧,而需要不断创新,打破傳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了不断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我国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广泛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是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也没有养成良好、高效的学习习惯,更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教学,那效果不理想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教学方法的改变入手,大力实施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学科教学效率的不断增强。
      1 情景教学法概述
      1.1 情景教学的认识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应用情境来呈现知识,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通过轻松课堂情境氛围的营造,来对学生形成强烈吸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进行观察和思考、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生生、师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活动也得以顺利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1.2 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与生活实际存在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趣味性特征,对于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实践能力强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情境教学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能够基于教学内容出发来创设教学情境,保证教学情境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情境下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与探究,锻炼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关分析
      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的开展,致力于培养学生深入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融合,达到理论的有效实践应用,从而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应用方法培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运用水平。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强力的支持,促进上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应用
      3.1 立足课程特点,创设问题式的实际应用情境开展实践教学
      基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与课程特点紧密结合,根据计算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保证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内容出发,合理设计情境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思考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计算机知识的空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明确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差异性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問题的设置要保证递进性,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在全面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分析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强化,这就能够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效性的切实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结合中职生的实际,以小组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培养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甘于奉献的精神。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十分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应把握中职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实践应用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任务的完成,引入竞争机制,让各小组随着教师设计的情境任务进行合作,学生为集体荣誉而争相在实际任务中积极合作思考探究,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教学目的。
     3.3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开展预习  
           课前预习是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然而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又不爱学习,创新地将“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让学生在课后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后利用智能手机反复播放学习,可以较好地弥补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薄弱的情况,同时教师精心设计的微视频可以有效对抽象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而全面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3.4 借助实物具体呈现,让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实物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学生结合理论认知与计算机实物的认识规律进行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来展示抽象的理论知识,需要借助实物为支持,让学生一边观察实物一边回忆联想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在一旁适时讲解,从而扎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論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繁杂抽象的知识。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基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对情境教学法加以科学应用,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下,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活跃课堂氛围的营造,来增进学生之间互助交流,促进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竹青.浅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职业,2017(13):69.
[2] 侯涛.探析情境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74-74[3] 黄丽萍.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4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