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崔永平
[导读] 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系统开始接受科学知识的初期阶段,也是教师适时培养和锻炼其各项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杨子河中心小学   崔永平

摘要: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系统开始接受科学知识的初期阶段,也是教师适时培养和锻炼其各项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教师在正确认识到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有意识的对其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力求在大力夯实其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基础的同时,提高其综合发展水平,以此更好的适应后续高层次学习活动。而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点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落脚点,这对优化小学整体教学效果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教学;数学学科;具体运用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现代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考核要求逐渐增多。这一现状在为现代教育事业指明前进方向的同时,也适时增大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数学科目学习难度较大,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小学生难以自主高效的进行理解学习,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适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发展的主要特征,利用思维导图来对于进行引导教学。这样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其有条理的构建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小学生综合学习实力增强。本文旨在浅谈思维导图教学办法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发展现状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其知识内容的逻辑思考性较强,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其基本知识内涵,还应在此基础上适时锻炼自身的运算能力、思考能力,以此加深对具体知识点的认知。但小学阶段学生大多处于学习发展的初级阶段,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面对困难数学知识时会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导致其学习积极性降低。而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一教学现状,一味的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点输出,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其抵触心理,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
        二、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利用多种形状来分辨各个知识点归属的图形,是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然后不断对其进行拓展、延伸和细化,全面覆盖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范围,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点内容。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一方面能够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积极的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也能适时激发其学习潜能,锻炼其多种学习能力发展。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引导其逐步构建其自身知识体系框架,再适时结合教师教学,引导其深入理解各知识点内涵,以此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增强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实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大多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其提前了解知识内容,在脑海中大致构建起一个知识框架。但小学生因为其基础知识水平较低,预习办法有限,无法高效满足预习作业要求。所以,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知识填充的方式来指导其自主高效的进行课前预习,帮助其大致了解新知识学习范围及其主要内容,并在该章节知识内容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其学生绘制出所掌握知识的思维导图,与预习框架图相对比,让其有的放矢的进行查漏补缺。另外,学生在遇到疑难知识点时,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标注出来,这样能帮助其在上课时有目的的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认识教学时,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一个思维框架填空作业,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将其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再独立绘出各个图形。在这一思维框架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有方向的进行预习,并大致了解每个图形的所属分类,便于其在课堂上紧跟教师上课步伐,牢固掌握知识。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笔记记录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较弱,在遇到重难点知识时,会运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加深其印象。但若是将老师上课讲解内容照搬进书本,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学习精力,还会使得教学进度滞后。但若是利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不仅能高效记录教师讲授的关键词,还能帮助其进行知识点区分,便于其课后复习。小学生利用这一办法来进行课堂记录,能及时紧跟教师上课步伐,降低其学习难度,还能有效促进教学发展进程有条不紊的前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教学办法,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全面性,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合理分类,使其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来理解其内涵。这对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发展和增强学习实力而言都具有重要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沈宏.以“图”促学——试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人时刊(校长),2021(01):68-69.
[2]魏晓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1(09):57-58.
[3]王保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0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