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模式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水文周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阅读和写作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坝固中心完小    水文周   558012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阅读和写作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由于阅读和写作两者本身就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如果将两者区分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降低课堂效率。因此,如何将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落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价值观的重要黄金时期。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效开阔视野,充分丰富思想。写作亦是学习成果的良好反映,所以,小学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模式,采取正确的阅读教学方式,例如,以读促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开启以读促写的模式,可以通过加入生活的调味品来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加入生活的调味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有话可写,不再畏惧作文。学生在生活的带领下,走进了阅读,了解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将阅读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获得新的感悟,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但是,部分教师在生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没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时候,要立足学生的需要展开教学。
        在学习《北京的春节》之后,学生了解了老舍笔下的春节,知道了老舍是怎样通过描写北京的春节来展示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的。带着这样的认识,我组织学生围绕自己过春节的生活经历,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春节,让学生能够找到写作的兴趣,不再为写什么而忧愁。学生回想自己过春节的情境,将自己在春节中发生的故事融入到了作文中。其中一名学生重点描写了自己与家长包饺子的场景,写出了自己由一开始不会包饺子的慌乱到在家人的指点下,渐渐熟悉了包饺子的动作,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庆祝春节的意义,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作文中,使作文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我教育学生在描写春节的时候,尽量从小事情入手,分享自己的感受,避免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我的教育下,从不同的小事情出发,展示了春节的魅力,突出了春节的团圆象征,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话题。这样,我通过生活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充分融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
        所谓以读促写指的就是利用阅读为写作提供引导,使学生利用阅读文本的语句、词汇、写作方法等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让学生明白阅读和写作间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主动积累素材、写作技巧及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这篇文章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极其悲壮的情感和中华英雄儿女宁死不屈的精神,文中用“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描述了五位壮士的伟岸身姿,用“像每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等语句描述了五位壮士英勇就义时的壮烈情景。学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在写作相关主题的作文时进行应用,也可以学习这种用文字表达情感的方式,从而显著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但鉴于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教师可引导学生记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语句及打动自己的内容,也可以仿写精彩内容,从而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充分结合。
        三、从阅读中汲取观点,让学生的写作立意变得清晰
        文章缺乏清晰的立意,也是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如何有效改善这一点呢?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丰富的阅读。只有阅读的内容足够翔实了,学生才能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与见识。这样,学生很容易从中汲取有用的观点,并借助这些观点进行写作立意,从而使作文立意清晰且端正,以免出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
        例如,在某次以“我所面对的困难”为题的写作中,学生进行写作立意时,从以往的阅读中汲取了正确的立意方向,知道“困难是应该被突破的,而不是一遇到困难便自暴自弃”。这使他们的作文中心思想变得极为清晰。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的:“一个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个人都不例外。读了司马迁的故事,我了解到司马迁编写《史记》背后的困难,但司马迁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败,相反,他靠着异于常人的毅力坚持写作,最终才有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读了《西游记》,我了解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面对种种磨难,路途漫漫,妖魔鬼怪一直出现。但他们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败,一路坚持,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也要做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我都要打败这些困难,做一个勇敢的人。”这篇文章立意明确且价值观端正。我曾让这名学生向同学介绍写作经验。他说:“平时我就喜欢阅读,不仅会阅读课文,还会阅读爸爸、妈妈给我买的课外书。读的书多了,我知道的知识也就多了,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再写文章时就感到十分轻松。”由此可见,从阅读中汲取观点,能让学生的写作立意变得清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以读促写,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应要树立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群.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8):55.
[2]侯雪燕.以读促写,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新形式[J].华夏教师,2019(14):31-32.
[3]王文荣.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