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文轲
[导读] 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倡鼓励各行各业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名著,作为我国文学领域的重要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邃而厚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与艺术价值。

南部县流马镇初级中学  文轲  637300

摘要:近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倡鼓励各行各业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名著,作为我国文学领域的重要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邃而厚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与艺术价值。在初中阶段,学生或多或少的会接触一定量的名著,这些名著对学生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名著导读工作得不到重视,学生和教师对其均存在错误的认知,对此,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应对,优化名著导读工作。
关键词:浅谈 开展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教学策略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倡导名著阅读是必要且可行的。但综观名著阅读教学的普遍情况,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一是课堂教学无序化,阅读方法指导不足,学生缺乏多种阅读技能;二是学生阅读碎片化,阅读浅尝辄止,阅读效率及阅读品质有待提高。那么,如何真正让名著阅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多种阅读技能呢?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状分析
        名著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的文学作品,作者使用一系列手法塑造出丰富且生动的人物形象,传递经久不衰的主题内涵。多进行名著阅读,能激发学生的文学灵感,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多角度地了解语文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而在现行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一般教师只会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于是对学生进行死板的教学,即教师总结归纳出名著中的高频考点、难点和考试重点,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套统一的模式答题,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要求标准是得分就好。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丧失在名著阅读上的乐趣,觉得名著赏析的过程极其枯燥乏味,且成效也很慢。于是,学生也不会深度赏读名著中的人物、背景、故事和韵味并赋予自己的解读,这就大大减弱了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能力,与增强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背道而驰。
        二、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一)借助影视,营造故事氛围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组织结构,不仅要根据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还要不断增加新型、有趣的讲课方式,借助影视资源,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根据影视给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故事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西游记》这本名著导读版块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经典国产剧《西游记》的片段。通过影视化的形象,学生会感受到比书本上的文字描写更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一个片段的观看,书中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完善,这对学生理解这本名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能加深学生对这本名著的理解,起到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的作用。



        (二)全面细致导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名著的阅读与阅读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需要科学的方法做基础,而名著则更像是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实践,需要教师做好导读工作,为学生名著阅读指明方向的同时引导其运用正确的方式高效阅读。在进行导读工作时,要注意“导”的力度,侧重于引导,不能过分干涉学生的主观思维,这是新教改的要求。同时,导读工作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要对整个名著进行细致导读,这是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导读能够促进其名著阅读的进行。在具体的导读教学中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阅读方法的“导”。阅读教学中早已提出阅读方法这一概念,阅读方法呈现多样性,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着不同的高效,合理择取是高效阅读的基础,是提升阅读效果与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二,阅读习惯的“导”。名著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积累学习,丰富语言知识,这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收集、整理。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进行圈画、记录的良好习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就要培养,通过长时间的纠正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况且,动笔圈画、记录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名著,化名著语言为自己的语言经验。
        (三)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部编版教材要求,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教学期间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内容。部编版教材明确指出,增加“名著导读”这一版块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接受名著优美的语言、强烈的思想和精神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名著教学期间,要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放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目标前,这样才能带领学生领悟名著的魅力。例如,在《海底两万里》里,学到的是人类面对汪洋的敬畏以及想要征服和驾驭大海的决心,它展现的是人类不屈的精神,也是大海的神秘;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向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让全世界都能了解到中国红军领袖的风貌;而《傅雷家书》则展现了一颗鲜活的爱子之心,是教育的经典范本。这些名著涉及的类型和体裁都十分广泛,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会根据答案生搬硬套,失去了名著本身的韵味和人物的生动,这就会造成学生在名著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既没有兴趣,也得不到高分。
        结束语
        综上,对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指导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广大教师不仅要以学生阅读兴趣为切入点,以趣促学;更要以学生阅读体验为着力点,以法启智;还要以学生阅读收获为落脚点,以思悟情,为行色匆匆的青少年学生找到此心安处的价值情感坐标和精神思想家园,让学生的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真正实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理想。
参考文献
[1]龚建芳.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研究[J].学周刊,2020(36):73-74.
[2]靳秀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7):102.
[3]刘金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