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小学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字金花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字金花
[导读] 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是一种艺术文化修养,学生从小学习美术对其日后的艺术思维与创新思维都有极大的启发,然而美术并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   字金花    678100

摘要: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是一种艺术文化修养,学生从小学习美术对其日后的艺术思维与创新思维都有极大的启发,然而美术并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美术课堂是他们用来学习美术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引领学生将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极其有必要的。基于此,对如何将小学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现实生活;联系策略
        引言:艺术源于生活,教师要通过美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艺术创造,能增加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要融入生活化的理念,选择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知识与文化、社会生活相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实践,感受到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一、从现实生活中找寻创作灵感,自由作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即是这个道理,许多小学生喜欢乱涂乱画,其实这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那么情感来源于哪里———其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以教师在授课期间,应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自由发挥他们小脑袋里的灵感,因为学生最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美,学生也最善于模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仔细想想看,作画不仅是一种模仿,将生活中所看到所感受到的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展现出来,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所以,教师每节课仅仅需要把握好课纲要求的情感价值观导向,做好课堂这艘船的掌舵者,至于船舶如何前进,教师应该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利用船桨向前行驶,自由作画,让美术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难忘夏天》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并且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心意作画,让学生们提前准备好自己作画需要用到的美术工具,如颜料、水粉、油画棒、纸、剪刀等等。在正式上课时让几个学生站起来发表一下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并配合多媒体播放一些夏天的音视频,引领学生们切实带入夏天的画面;其次,教师接着导入今天所要掌握的教学思想:学会夸张的运用色彩表现物象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给学生讲解一下色彩情感,如红色代表活力与热情,黄色代表温和与快乐,白色代表纯洁与清爽,绿色代表青春与和平等等,让学生可以通过颜色更好的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感受,用画笔定格属于自己的难忘夏日记忆。



        二、转变思维方式,参考学生生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深入思考,去认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立足于生活的视角去运用、创造美术作品,感受到美术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会让生活变得更丰富、更精彩。学生要形成生活化的思维,用自己的双手去装扮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领略到生活之美,去探索生活中带来的美感。教师要让每个学生融入生活化的学习之中,展示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往多样的方向前行,充分表现每个人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与同学分享自己创作的作品、绘画的工具,从而获得艺术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拓展艺术创作的思路,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美术教学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探索、创作中产生共鸣。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自然,当学生对实物等熟悉了以后,设计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教师要教会学生读教材的方法,让他们感受符号化、视觉化的内容,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课堂延伸活动生活化
        教师应该鼓励孩子热爱自己的生活,打造自己喜欢的生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去装饰自己的房间、书桌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孩子们去认识自己的生活、该怎样改善自己的生活、怎样装扮自己的小空间等,把实践活动变成一种游戏体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这种美术课外延伸活动的乐趣,得到变美后的喜悦。通过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得到更多丰富的感受,让他们感觉忍不住想要去改变的状态之中。
        四、确立生活目标,寻找生活之美
        教师要拉近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以生活化的视角去发现,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教师要设法让美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要借助于生活化的教学引发学生思维的发散,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不愿动口表达,只喜欢“静听”,他们对美术创作缺乏兴趣。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将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放大,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自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图案与学生喜欢的物品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创作更具生活化,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向室外,观察花花草草,让他们感受小花的不同颜色、花瓣的不同形状,再用自己的彩笔、油画棒绘画着色,能画出不同的小花装饰。生活中的事物都拥有不同的美,教师要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用眼观赏、用心挖掘,以自己的画笔记录生活。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去用心感受生活的点滴,拥有更多创作的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故事的作品,发现、探索、体验生活的美!让更多的孩子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的阳光少年!
参考文献
[1]刘彩霞.浅析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更贴近生活[J].学周刊,2019(19):162.
[2]陈永娟.徜徉生活天地浇灌美术之花[J].教育,2019(14):57.
[3]刘茜.基于生活化理念下小学美术课程的现实探索[J].新课程(上),2018(1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