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龙小庆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龙小庆
[导读] 小组学习是指完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团队的成员负责各自的职务,明确分工,相互沟通,负责接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成员间的信赖度。

湖北省钟祥市实验小学  龙小庆  431900

摘要:小组学习是指完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团队的成员负责各自的职务,明确分工,相互沟通,负责接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成员间的信赖度。小组共同学习已成为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主要教育方法。基于此,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引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并学习数学知识点,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应高度重视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优势,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合作学习,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一)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只有尽早融入到社会中才能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敢于挑战和创新,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时,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已掌握的知识点,教师通过观察小组成员的讨论过程,即可掌握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而且思维模式活跃,而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所区别。因此,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想法也有很大差异,通过相互交换意见,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有意义的分组
        合作学习是组合团体活动和团体活动教育的一种方式,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这个模式,所以,学习小组非常重要。在组成联合小组时,教师必须注意组织的合理性。首先,小组人数必须合理,一般4—6人,人数过多会对学生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展示不利,人数过少会对学生的交流和相互支持不利。其次,组织为了确保多样性和互补性,遵循团队凝聚力的原则。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小组成员人格的差异不仅帮助学生,还能够自我完结和提高,并为学生之间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课堂上,小组成员积极地合作,男女在小组间交流,或是小组间角色的交换和轮换,不仅使学生能够自由融入社会,也改变了学生的长期状态,一部分学生属于受属状态,其他的一部分学生处于从属状态,保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不仅要注意学习小组成员的作用,还要改变以往的课程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的角落里设置一个圆桌,这样很容易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加强组织指导
        数学教师应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之间进行巡视检查,了解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小组成员学习成果等,如果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并且无法通过组内讨论解决,则教师应及时提供指导,确保能够高效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在组内讨论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方式,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同时与其他同学相互分享。因此,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仅需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成果,同时还应深入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想法,保证能够全身心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
        (三)师生交流,反思不足,总结改进
        教师要把课堂归还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切勿参与过多,教师可以在台下观察学生讨论的情况,必要时,对学生讨论进行引导。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扩展学生思考的深度,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作出总结改进。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通过巡视了解学生讨论现状,在课后,可以与学生展开交流,问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他们希望对课堂的改进,也可以问问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好不好,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问问学生老师对讨论结果的总结升华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课堂上的内容有没有解决。总之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再根据学生总体的评价结果,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改进。例如,教师在讲完三角形的面积时,通过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和师生交流了解到组内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可能没有听懂,那该如何处理呢?这也可以依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课上讨论延伸到课下辅导,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助,针对没听懂的问题可以进行二次讨论,这样既有效改进了小组合作学习,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并且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教师需要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探究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理想模式,能让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有效的学习内容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6):124.
[2]王有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6):146-147.
[3]侯衍红.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初探[J].中华少年,2019(17):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