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婳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作为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发展的十分迅速。当下在表演相关的行业中,对待表演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趋势下,我国有多所高校陆续开设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然而,由于当下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采纳多元思维下引导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思考方式的灵活性以及艺术思维的延展性,从而在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专业能力的同时,拥有更高的艺术素养。本文主要是对目前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多元思维下引导式教学在高校表演中的应用教学探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多元思维;引导式教学;戏剧影视表演;应用探索
伴随着我国各大高校开设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吸引了一大批热爱艺术的青年报考,随之而来的是面对如此多的表演学员,其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随着市场人才需求的饱和,对于行业内的专业演员以及表演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这就要求高校的相关专业在教学中,对学生专业培养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表演方式那样简单了,还需要采用多元思维的教学跟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其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所谓多元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全面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能力,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并非专业艺术类大学,其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大部分都是参照中戏和北电两所学校所开设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进行的。但是,这样模仿式的开展教学容易偏重于理论层次而忽视表演专业应有的实践学习,此外,部分艺术类高校对待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培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从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来说,部分高校的学生艺术综合素质较低,对戏剧和表演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从高校的教学资源上来说,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相应的教学设施不够健全,此外由于部分学校刚刚开设这一专业,因此所任命的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阅历方面都与专业高校的资深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的舞台实践机会欠缺,表演经验更是缺乏,为了更好地培养新型人才,各高校有必要对多元思维的应用进行探索。
高校的表演教学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再具体到教学中所开设的教学安排却各有所长。因为存在区域发展的特征,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也不同,所以在各大高校进行日常的表演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顺应市场的需求并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所谓表演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塑造人物,驾驭人物并且能够感受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以适应就业后对于表演实践的运用。但是当下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从而导致其表演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不佳。又有些高校只偏重于表演专业课的教学,而忽视表演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艺术内涵的培养。这些问题均阻碍目前高校多元思维下引导式教学在高校表演中的应用教学探索的进程。
二、多元思维下引导式教学在高校表演教学中具体应用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所谓多元化教学,就是要求高校应该开设更多相关的学科,特别是艺术文化培养的学科。一个优秀的艺术人物形象,离不开角色深情的流露和文化底蕴的支撑,学生想要在表演中将所饰演的角色塑造的生动鲜活,就必须在日常的学习中认真揣摩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和文化知识等,这就需要足够深厚的艺术文化素养来支撑。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理应开设多种文化培养的课程,例如文史哲等,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更加丰富,拓展其文化视野从而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
高校在戏剧影视和表演专业除了应增设文化科目类课程之外,还要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供学生阅读,使得学生的文学视野更加开阔、文学修养得到提高。其次,在教师日常的教授方式上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多元化引导式的教学。例如,在集体化大班教学的方式下,按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分组的表演训练,并针对每一个学生在表演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因材施教,对其进行相关的表演指导,鼓励并向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样能更好的使得学生查漏补缺,一针见血的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其对表演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最后,顺天应时代潮流,利用好新型的媒介,例如自媒体或者多媒体。通过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更形象的向学生讲解抽象复杂的表演理论,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到的表演技巧以及艺术特征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2)多元化的手段提升表演能力
在一部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中,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剧本基础,还需具备能够将剧本中的人物精准诠释的演员。在表演中,演员需要启动自身对于生活和表演的种种理解和体验,才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戏中,从而准确的将剧中人物生动鲜活的展现出来。因此,表演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将从事表演行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全方面、多元化分析所学习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课堂以及课堂以外的实践进行长时间累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任何艺术活动都是一项审美活动,毫无疑问,对于演员来说,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高校日常的教学安排中,就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拥有对表演艺术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在高校培养学生对表演艺术鉴赏能力的措施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定期的观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教师可结合日常行课中教授的表演理论和实践,适当的安排学生观赏一些优秀演员出演的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在观赏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写出观后感,让学生将自身得到的感悟进行反复推敲,分析揣摩好的演员和好的表演,从而提高表演艺术审美鉴赏的能力。其次,高校可以适当的开展表演艺术鉴赏的知识讲座和交流会。高校可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资源邀请一些对艺术鉴赏研究颇深的学者或是表演艺术家来现场进行讲座,通过交流和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表演艺术家的个人魅力和专业素养,从而达到心灵的震颤,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文艺工作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对于多元思维下引导式教学在高校表演课的应用现状阐述中,可以看到,在教师日常的表演教学中通过使用此方法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灵活性思维,从而能更好的进行表演学习,获得良好的艺术综合素养。对于多元思维下的引导式教学进行分析可知,它不仅仅是对传统的表演教学方式进行革新,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相互学习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和艺术性格。这种应用是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文化知识的以及艺术思维所进行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更好的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表演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亚青.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20-121.
[2]周秋宇.基于多元思维的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探究[J].传媒论坛,2020,3(16):157+159.
[3]张月惠.刍议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7):102-104.
[4]张淇超,何林蓬.基于多元思维下分析戏剧影视表演中的教学方式[J].戏剧之家,2017(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