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新
宁津县保店镇镇南小学253419
摘要:作文写作是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能够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改进教学的方法、创新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形式。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主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作文;中高年级;教学方法
一、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学方法太老套,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一些教师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只是在作文题名、规范作文格式、背诵相关实例、模仿实例写作、简单复习作文等方面进行教学。教师使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甚至没有机会就自己的问题或误解提出疑惑。教学方法完全偏离了写作课程的初衷,影响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2教学缺乏步骤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常常关注的是考试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以应对考试的步骤进行教育的,对写作的训练停留在作文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和单独的指导,一味的强调考试的标准和应对考试的技巧,教学的步骤很少涉及,造成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不强,可变性不高。
1.3习作内容空洞乏味,脱离生活实际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度,一些教师常常把作文的题材与现实生活脱节,而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题材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很高的。例如,给予小学生一个题目:在我们生活在压力之下如何积极面对,这类题目小学生无法写作,因为其生活经验有限,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内涵知之甚少,无法完成。
二、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方法
2.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实际上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够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可以自觉地探索、创新写作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举办作文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真诚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自信,才会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写作。
2.2制定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步骤
小学教师应该明白,具体的教学计划,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课程。而教师要实施这一计划,首先先看图片,简单的讲解内容,教小学生写作,然后教他们把句子一步一步地连接成一段,即使他们进入了写作的状态,也要逐步推进写作教学,让小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在掌握写作的基础上,提高写作的能力。
2.3习作内容生活化
把生活引入课堂中,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去仔细的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物体,全方位的观察和探索其中的规律,再通过文字进行叙述。也可以建议学生去完成日记,写身边的人,发生的事,都可以提高写作的水平。
三、结束语
传统的刚性作文教学模式已经过时,迫切需要改进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才能够提高小学中高年级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贾翠琴.小学高年级作文先写后教教学方法浅析[J].学周刊,2020(30):149-150.
[2]何澄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指导方法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0(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