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肖翠兰
[导读] 我国初中学校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之一就是英语,其中重要构成包括有阅读教学,科学的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阅读,同时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肖翠兰
        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初中部

        摘要:我国初中学校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之一就是英语,其中重要构成包括有阅读教学,科学的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阅读,同时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带动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辅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图,从而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以期望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时期的重点学科之一的英语来说,阅读教学时十分重要的,而当前来看,不少教师仍沿用以往老旧的教学形式,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心理。那么长时间的情况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融入思维导图于阅读教学当中,能够辅助学生建立阅读知识体系,在强化英语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能够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从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来看,不少教师仍沿用老旧的教学形式,仍采用课堂中列举阅读材料生词并单纯翻译的形式,把阅读课当成来翻译课,使得课堂枯燥乏味。随着我国英语教材的进一步改革,难度也在不断上升,那么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部分文章的学习,教师更多的是通过翻译的形式展开阅读教学行为。导致教师未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空间,而是单纯的讲授语法与句型的应用,没用重视深入分析解读文章,同时也没有体现出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交代背景。基于此种教学形式,学生不能切实的知晓文章中的内容,同时也不能真正的掌握阅读技巧。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投入的精力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体现在考试中的阅读题目分数不理想,那么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会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调整这类阅读教学形式。通过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实现高效的教学,可以很好的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可以在更多的时间中学习到文章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提升阅读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与能力。
2 思维导图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具体思维正朝着抽象思维的过渡,对于难度较大的英语文章,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系统且全面的展示这部分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快速的理解这些知识内容。通过思维导图还可以优化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形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辅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处理一系列英语阅读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日后英语学习。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可行性
3.1迎合学生发展特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那么对于学生难以理解困难的英语文本情况,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图形和关键词的形式,整体的呈现知识架构,使其可以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3.2迎合初中英语知识结构
        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对比有很大的区别,具有更加长的篇幅以及更多的词汇量,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大的学习难度,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更加简单且高效的向学生传递知识,能够迎合初中英语知识结构。
3.3迎合英语学习规律
        目前来看,初中生普遍会有很大的考试压力,学习英语时往往使用死记硬背的形式,虽说这类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得到词汇量的累积,而却不利于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系统的理解文章框架,通过可视化知识脉络图能够进一步了解文章含义,有效的优化来死记硬背的教学形式。


4 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4.1应用于阅读前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具有文章篇幅长和生词多的一系列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非常大的阅读难度,所以,在展开阅读以前,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从而能够起到学生思维发散的效果,使学生的关注力能够集中,让其以好的状态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比如,在某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可事先考虑到该单元的主体,指导学生一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其能够发散思维联想到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的元素,将把它们当作导图主干,教师还应联系此单元的知识,来发散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不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到的知识,还有助于给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4.2应用于阅读中
        教师和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后,要基于导图,引导学生到既定的情境当中进行阅读。教师要安排学生去大致了解文本的内容,能够全面的知晓英语文本的大致内容,另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了解阅读关键词,切将这部分内容当作主干分支,在清晰关键词以后,还需要详细的去阅读文本的内容,并从其中找寻主干分支中的关键资料,在进一步扩充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同样作为学生做完阅读思考的一个过程,在扩充完思维导图操作以后,还要指导其找准内容的主题,并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在讲授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一文时,内容大致是体现了新加坡的人文地理和文化方面,其中有许多的生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困难,那么在思维导图应用过程当中,要先展开大致的阅读,使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关键词,例如language,special等,且将这部分关键词当作思维导图主干分支,另外,在完成这部分的内容以后,还要引导学生展开详细的阅读,且将关键词内容进一步发散,比如找到和weather关键词的内容,在仔细阅读之后,学生可以在文章当中寻找出有关的句子,在详细阅读之后做完思维导图,同时能够整体的知晓文本的内容,教师要基于此,指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概括归纳。
4.3应用于阅读后
        在文本阅读完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并呈现学生自行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阅读当中的不足之处,另外还有助于梳理清晰思路,从而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阅读的文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分析并探讨思维导图,并让学生能够表达出绘制思路,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使学生能够清晰文本的内容,使思维更具有调理性,构建出网络知识体系,使学生背诵记忆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
4.4应用于练习中
        通过阅读练习能够辅助学生对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巩固,选择题与复述题通常的阅读练习的主要题型,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师快速了解学生思维的走向,同时还能够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指导学生面对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学生都可以得到整体上的提升。教师要按照学生所带来的导图复述文本的大概意思,之后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出发,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归纳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练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按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展开讲述,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对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思维导图进行扩充,以练习的形式巩固对文本内容的学习。
5 结语
        思维导图具有图文结合且直观的优势,对英语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业,所以,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英语水平,指导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切了解阅读的重点与难点,还要注重对阅读思维的正确培养,基于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灵活结合应用到学习中来,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冯国俊,王静芝,邓丽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 应用新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112-113.
[2]刘丽霞.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5):78.
[3]申琴.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写作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8):177.178.
[4]罗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 ,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