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蔚
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停课不停教”,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从面授教学向大规模线上教学转型,教与学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升级。基于网络环境,由区域教研员引领组织的“云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拓展了新的途径,教师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在线研讨、自主研习、互动课堂、教师交流等,形成研修共同体,为实现“翻转课堂”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教研转型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云教研;翻转课堂;区域联动
一、统筹管理,线上教研“合作+共享”
1.调研现状,布局集备
居家教学伊始,在学段全员教师网上教研活动中,首先进行了网络调研,了解居家教学师资情况和教师需求:一至三年级142位参与居家教学的教师,有60%的老师兼顾低、中、高两到三个学段的教学,负担较重。综合我区英语师资情况,依据三个年级教学内容的设置,我成立了区域33个集备组,每个集备组4-5人,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针对每一个模块合理设计课时内容,编制学习任务单、制作课件、录制微课视频,同时,成立了以“兼职教研员、学科委员会成员和市教学能手”为主的审核小组,对每一集备组的任务单、课件进行把关。
2.基于学情,板块设计
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基础性、趣味性的内容设计至关重要。为更好落实我区“悦动课堂”理念,居家教学阶段先后开展了市南英语教师“伴你宅家‘悦’读绘本”、“伴你宅家‘悦’唱英语”、伴你宅家乐学英语”活动等三大板块学习内容,对教材模块、话题内容进行统整分析,并充分结合疫情和居家学习实际,选择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不断完善英语线上学习课程。
3.建立制度,跟进管理
明确了集备方式和学习内容之后,教研员协同审核小组制定了“每周教研1小时”制度,为学段教师搭建平台,共享资源,随时解疑答惑,并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不断优化居家教学。
这种统筹规划,既能凝聚力量,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有效保证居家教学质量,又减轻了疫情期间教师的备课负担,尽最大可能满足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和习惯,保证疫情期间低年级学习英语的质量。区域协同学科教师居家教学集备分工流程图:
二、“一导四精”,线上学习“科学+自主”
1.任务单导学
每个集备组根据课标、教材、课时编制学习任务单,任务单包含本课时学习目标、资源、方法、任务、活动、问题及评价,区域发送到学校教研组,并由学校提前发送至学生。其中学习任务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自主思考,通过听、读教材文本或观看微课解除疑惑,并随时记录问题,等待教师线上解惑答疑,任务单内容设计力求体现“先学后教”。
2.精制微课
低年级英语微课设计有别于常态课堂教学,需要更多考虑学生隔屏听课效果,所以设计上更加关注设计的趣味性、方法的引导性,语言上以适合低年级学生能接受的语速以及英文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引导,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家长帮辅,微课设计力求紧扣重点,突破难点,以更直接、更显而易见、更亲切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指导。这些微课配合每一课时的学习,分享全区,供各校教师线上教学参考使用。由于前期规划统筹,分工合作,因此微课设计更加聚焦课程的整体性、结构性和连续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规范、系统、有序、有效。
3.精学内容
根据区域居家学习阶段教学计划,结合校情以及班级实际学情,依据任务单内容,参考共享微课,低年级英语教师精心组织教学,采用线上精讲或学后答疑的方式,力求保证居家教学效果和质量,从中也体现出在区域协同下的学校分层施教以及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4.精练重点
由于前期的规划,任务单设计内容与教学目标及微课视频保持一致,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或观看微课等语境训练,逐一解决重点内容,每一个任务完成后学生可在重点内容后面画√ 表示,跟进自评,而在每一个任务单的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本课时重点内容和目标,学生即时小结并练习难点,练、讲、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5.精测目标
整个居家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在每一模块的第三课时设置了“模块练习任务单”,便于学生、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本模块学习重点和难点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状态和效果,及时调整策略;在阶段学习中还配有综合练习题,更加便于学校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过程监测,对线上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诊断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教学计划,精准施策,确保每名学生较好掌握线上教育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三、跟进优化,线上研训“有实效+有视野”
1.坚持“以研促教、按需培训”
每周三下午4点到5点为网络教研时间,内容突出学科学段研究重点。从调研学校中了解到,随着居家教学时间的延长,教与学中不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因此在每周的教研中,采用了主题研讨方式,内容包括:“如何安排低年级居家学习内容更有效?”、“使用学习任务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居家学习视频的录制有效方法分享”、“低年级英语居家学习课时如何安排有效”、“如何做好低年级英语直播答疑、微课组织教学”、“复学后,我想做这样的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等等,充分挖掘教师在线教学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加强教师对课标、课程、教材、教学、作业、辅导和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方法,推动教师不断适应、反思线上教育模式,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实现教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转型。
2.注重文化研训,让教师专业发展有视野
在追求每一次教研活动实效性同时,引领教师更加扩展视野,关注特殊时期居家教学的德育及文化渗透,通过当下疫情时事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积极学习、收集相关学习资源,如“卫生与健康”、“保护动物”、“凝心聚力、科学规划渡难关”、“积极乐观、职业奉献精神”等话题的英文版内容,并研讨、提炼出适合低年级学生接受和学习的元素,辅助线上教学以及后期复学学习。通过扩展教学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等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集备中相互协作,联合互动,形成一种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态势。在整个居家教学过程中,区域学科教研文化建设得以夯实,教研品质得以提升,网上研训凝聚了全区智慧,实现了整体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