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峰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315809
[论文摘要]高中体育课程是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奠基石。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程兴趣,对现阶段高中女生生理和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 女生 兴趣
1.前言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校体育主要是以体育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对于体育课兴趣,是大部分体育老师面对的难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影响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找出如何提高兴趣的对策。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明港中学在校女生30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综述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中国知网中的论文、期刊、文献等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程兴趣研究获得本文的文献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对每个年级分别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总计300份),研究女生对体育课程如何选择。
2.2.3访谈法
通过随机访谈在校女生如何看待体育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3.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回收统计分析得出,高中阶段女生所在年级不同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也不一样,且对于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有很大差异。(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多少,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具体见下表: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一年级66%学生对体育课比较感兴趣,24%同学表示无所谓。高二年级37%同学比较感兴趣,38%名同学表示无所谓,加上不感兴趣的25%同学人数比重已经超过一半。高三年级57%同学比较感兴趣,33%同学无所谓。通过分析推断出,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学段,对于未接触过的分项特色教学有新奇感,可以选择自己较喜欢的体育项目学习,对体育课的态度比较认真和重视。高二已经对于学校课程有了认识,且新课改后进行选修教学,学生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化课上,对于体育课较为熟悉,所选项目内容单一,可能出现了轻视的心态。高三年级临近高考,繁忙的学习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只能通过体育课进行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心理,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阶段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她们对于体育课堂喜爱的程度。
表2

?从表2中可以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女生对于体育课项目喜爱程度比重分别为篮球12%,排球15%,羽毛球38%,健美操35%。由此可以推断出,高中女生喜爱羽毛球和健美操之类的较为休闲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项目具有一定的身体对抗性,排球项目技术掌握较为困难,在学习垫球、发球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手臂处淤青、疼痛等情况。在半场或全场比赛有跑动距离,室外教学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休闲类体育项目运动量相对较轻,不容易受伤,健美操作为舞蹈类项目比较新奇有吸引力,容易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学项目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她们对于体育课堂喜爱的程度。
4.讨论与分析
4.1造成女生对体育课兴趣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4.1.1高中女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女生的身体发育已接近成人。脂肪、内分泌增加,臀部扩大,骨盆增宽,但力量发展缓慢。篮球、排球项目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力量基础。在此阶段女生新陈代谢旺盛,在经过体育课运动后感到困乏,觉得较累。且较多女生认为运动过后食欲必然有所增加,体重增长,变得肥胖,影响自己的身形。高中女生乐于处在安静的状态,不好动,腼腆,羞涩,自尊心很强。班级中小部分学生不喜爱、运动往往会影响其她的同学,在室外上课,女生认为暴晒、风吹、出汗会造成自己面容受到损伤,不利于美观。
4.1.2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现阶段高中女生体育课程内容为篮球和排球。教材比较单一,大多数以技术练习为主。球类运动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技术性,女生接受较为缓慢。很多女生不喜欢此类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失去了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乐趣。如今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接触较多且方式多样,新奇的运动项目逐渐发展起来,对学校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影响,符合女生多样性、新颖性、渐变性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在对学校体育运动选择上产生了偏差。
4.1.3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和主导意识存在错误理解
通过对女生的访谈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存在错误的看法。她们认为女生进行体育锻炼会导致自己肌肉变得发达,身材出现走形。学习体育课程只是单纯的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觉得体育课只是副课,可有可无,更多的时间应该用在主要课程的学习之上。
5.对策
5.1明确体育课学习目的,并建立正确锻炼意识
教师应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体育和自我锻炼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体育思维和体育观念,端正学习态度。使得学生明白体育课程中学生始终是主导者,而教师只是指导者、服务者。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缓解紧张而又繁重的学习压力。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团队型项目,合适的群体性体育锻炼可以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友好,改善人际之间的交往。
5.2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课程内容变动。高中女生大多较喜欢内容新颖、节奏感强、对抗较小且具有明显瘦身塑形的运动项目。因此,在日常课程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难度相对较低、运动量和刺激性较小的运动项目。例如瑜伽、健美操等发展柔韧性且具有一定音乐节奏的课程。
5.3改变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和教学手段
教师应该多以鼓励为主,尽可能地发挥女生自身的优势。生理及心理素质等因素使得女生具有一定的畏惧感。通过不同形式的鼓励,可以激发她们勇敢拼搏的精神,克服不良情绪。例如,在她们练习时具有良好的表现,就给予积极的表扬;还可以与男生进行优势比较,明确女生在许多体育活动中有和男生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如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女生的整洁形象,优美大方的姿态等,学习态度也会优于男生。
?
6.结论
高中体育课堂在课业繁重的高中阶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本质是使得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满足学生复杂多样的心理变化,成为学生愉悦身心,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女生现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让女生明确学校开展体育课程学习的真正目的,并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锻炼意识;开展选择符合女生课程内容,改进上课的评价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地表扬和鼓励、提高女生的兴趣,降低对体育锻炼的排斥心理,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教学学习氛围,吸引更多的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刘磊?激发和提升体育课中女生兴趣的方法研究?[J]?教改与教材教法?2015,(5)
[2]. 叶清林 高中篮球选修课女生班教学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