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引思”教学改革与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 黄宇1 邓刚2
[导读] 在以发展创新科技为主的社会中,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也需不断革新教学策略,使得“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出生活元素,从而有助于切实提升小学生英语能力。
        黄宇1  邓刚2
        1.湖北省钟祥市双河小学   431913
        2.湖北省钟祥市磷矿实验中学  431913

        摘要:在以发展创新科技为主的社会中,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也需不断革新教学策略,使得“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出生活元素,从而有助于切实提升小学生英语能力。教师需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英语的实效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培植学生反思意识,完善小学生英语素养,培养小学生长期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该种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可使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为增强教学实效性做贡献。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要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另外,教师应注重学习的时时考量与反思,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融入到知识的发生过程,即知识的动态渐进式的行进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探索过程和收获成功的乐趣。基于“让学引思”课堂教学范式,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选择性或创造性进的有机组合,使得重点聚焦在某一集合,亦可是某一具体内容,切忌面面俱到,埋没指导作用而循规蹈矩。
1.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枯燥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地考虑到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必要性与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性教学目标。另外,过于单一的英语课堂教育教学形式以及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会使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难度大大提升,从而导致学生不仅不能透彻地且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还会徒增英语学习压力。
1.2学生互动交流机会少,口语表达能力低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对于互动教学内容方面未给予充分的关心,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思维被禁锢,只是被限制在死记硬背以及考试知识范围内。口语表达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训练,不能使英语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得到实效性的提升。部分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哑巴,单纯地只会背写单词,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运用课堂所学在实际生活中来交流,不能做到学有所用。
2.“让学引思”教学改革在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2转换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善与革新,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以真正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为目的,进行创新探索。

例如教师应注重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实际应用方面的锻炼。以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点掌握能力为根本目标,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将实际生活与课堂内容相融合,依据教学原则展开围绕学生能力实质性提高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让学引思”策略中得到充分的映射。
2.3 增多英语口语互动交流机会,创设合作讨论小组
        在课堂中将传统的教学知识灌输模式改为英语口语互动交流活动,发散学生的实际应用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英语口语基本表达能力,有利于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英文课本中“What is he like?”这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讨论任务、鼓励学生以做对话的形式,互相讨论爱好、性格等,以锻炼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基本交流句型,真正做到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4增加课堂趣味性,创设教学情境
        趣味性是孩子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要做到将课堂教学和趣味性游戏融合为一身,开展趣味性教学,例如,在讲授“In a nature park”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以及地点小卡片制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开展观影、抢答等多种活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凝聚小学生注意力。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孩子好玩的天性,搜集一些与课本教学相关的教育意义英文动画片,在课堂上播放并开展口语模仿经典片段活动,在端正口语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5加强师生互动,缩短知识与生活间距
        对于不少小学生来说,英语可谓是一大难题。如若将小学生置于一个轻松愉悦的英语教学环境中,那么接受课堂、接受教师、接受知识的难度则会大大降低,而为了营造该种学习气氛,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加强与学生的平等沟通互动,因为不仅仅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重要的,师生之间也不例外。例如在教授“At weekends”课时中,教师可以通过“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的提问,参与进学生的对话讨论中来,积极回应学生,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并且与实际生活距离的缩短,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知识,教师也能根据课堂反馈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
结束语: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性,而是学生的自主性,好的教学内容也不应距离实际生活太远,它应是从实际生活中精简出来的,贴近实际生活应用。对于学习的主人——小学生来说,只有激发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让学生做学习英语的主人。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更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贯彻“让学引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开展每堂课结束后的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只有教师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使英语教学迸发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