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广州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过多的采用了师生对立的、单向性的理论灌输模式,使得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陷入实效性低下的困境。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教育理论中提出的“对话式教学”理念来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具体分析现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能够深入研究基于“对话”理论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样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教育
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弗莱雷在其上个世纪70年代的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即政治”的观点,他在书中围绕“教育即解放”的理念,从被压迫者的角度,阐述了教育是为这些被压迫者的自身解放而实现的真正自由的教育。继而对占主导地位的灌输式教育进行深刻的剖析和猛烈的抨击,提出了提问式教育的民主主张。这种以“解放教育观”为指导的“对话式教学”倡导师生之间的民主交流和对话,呼吁人文关怀,鼓励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这种民主、开放的对话理论在推动大学生自主发展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上更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的内涵和特点。
弗莱雷在批判灌输式教育的时候指出,教师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将教育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单向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通过“主体式”教育、“教材式”教育、“理论世界式”教育、“文本阅读式”教育等机械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诉诸为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以至于导致了师生心灵之间的封闭与隔阂,消除了思考,禁止了师生之间真正的交流,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与道路。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塑造一个“顺从的灵魂”而进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尊严,这与要培养有理想和信仰的中国公民的目标和使学生成为具有更完美人性的本体使命背道而驰。
基于对灌输教育的批判,弗莱雷认为:“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真正的思考,即是对现实的思考,不是发生在孤立的象牙塔中,而只能通过交流才能产生”。[1]因此“对话”成为弗莱雷教育解放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指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对话是一种创造行动,对话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对话中隐含的控制是对话双方对世界的控制,对话是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征服世界。”[2]弗莱雷的“对话”不仅涉及到对话双方的互相交流,更可以通过对话来改造世界。也就是说,“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和思想上的沟通方式,更是一种会产生行动力量的行为方式。由此,对话教育意味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精神上的交流、理解和沟通,这有助于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共识。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对话过程。在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环境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对话,从知识的单向度传授走向知识的双向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互相悦纳、坦诚相见,才能形成真正意[
Analysis of Dialogue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Xi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is too much of the theory of teacher-student confront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it is one-way indoctrination mode, and the classroom on the te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It has a poor effec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razilian educator Paul Freire in the education theor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ialogue Education" to examin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dialogue education conno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dialogue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and role, which can be in-depth study.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alogue education" ,it is easy to carry out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ath for us to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alogue education]义上的交流与沟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理论,对话教育有以下特征。
1、对话教育是在主体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教育是具有平等性的。真正的“对话教育”强调师生地位平等,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对话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敞开心扉交流,毫无保留的表达各自观点的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往往会陷于教育与被教育、灌输与被灌输的困境。在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若能够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伙伴式、合作式友好关系,就能够使师生发双方在充分考虑他人的基础上,既保持自己的声音又积极参与对话,实现师生互动中的“双赢”,让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均能得到教益。“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模式的出现都说明了良性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都显著提高,并且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2、对话教育是在主体具有批判意识中展开的。
弗莱类认为,“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就无从谈起。”[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会将其在生活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带到课堂上,而一些教育工作者也会过度地陶醉于各自的言辞和阅历,由此将对话式教学狭隘的转变成为引起交谈的方法,掩盖了把对话作为一个学习与认知过程的实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话教育,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经历和生活历史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发展“批判性意识”,让学生把生活阅历转化为知识,并且把早已获得的知识用于发现新的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追求解放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中对现实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把所面对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在批判中提出新的问题,不会被固有理论所束缚。
3、对话教育是主体具有实践性的活动。
弗莱雷坚定的主张,在对话教育中,理论应该联系实践。因为对话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通过革命控制世界的活动,他认为,实践是“改造现实的真正反思与行动”,是知识与创造的源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对经历和经验进行反思的同时,为了获得对知识和社会的理性认识,更应该强调在实践中发现具体问题。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是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的。只有通过具有实践性的活动,才能唤起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
4、对话教育是主体在开放、宽容的环境中实现的活动。
对话是基于宽容的价值产生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均要秉持宽容的美德,对于他人不同于自己意见的观点进行包容,坦诚交谈,产生“融合”,形成新的共识,实现互相理解和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异,对话教育不是为了完全消除差异,而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求同存异。对话在交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对话是永远进行着的,没有一定的结局或论断,在某种程度上,对话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师生对话是共同探讨和创造的过程,并不一定会寻求出一个固定或唯一的答案,而是更注重通过集体合作,使教师了解学生的优势与短处,指导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挖掘潜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使学生能认识到生命、生存、生活的独特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完整生命,还要关注社会的全体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中进行,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展开,将学生看作客观地生活在社会内部的人,由此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在对话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已经掌握的知识,从而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
2、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伙伴,从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来看,“知识只有通过人类在世界上、人类与世界一道以及人类相互之间的永不满足的、耐心的、不断的、充满希望的探究才能出现”。所以在对话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能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擦出知识的火花。对话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合作与信任的双向互动关系,师生之间在合作中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在开放的融合交往过程中,师生间可以形成深厚的感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与教师一起创造文化,书写历史。
3、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生动化,强化教师改造社会的责任。
在对话式教育中,教师通过游戏、故事等激励学生,帮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一致性,这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和生动化。教师与学生在对话式教育中共同成长,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而且是一个在与学生对话中的被教者,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也在教人。对话教学强调的是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交流,教学因此成为一种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勇于为公平而战,必须创造有利于教育的条件,开发个体和社会的千恩那个,这就强化了教师改造社会的责任感。
4、可以不断的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传统讲授思想政治知识的课程表现出师生之间的一种垂直关系,教师的讲授内容往往会因此而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话式教育的核心则是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对话的问题,不追求答案的标准性和唯一性,而是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在批判性思考和实践活动中,每一个教育主体都可以充分把一些概念进行“解密”和“还原”,这就可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对话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在推进教师思考如何做好对话,这使得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精神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
5、可以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当前,新时代高校学生培养教育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将灌输转为实践和对话,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增加学生的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话中形成问题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学生的交往实践中,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进行对话教育的方式
1、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主体要有对世界、对人的挚爱和希望之情。
爱,同时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的本身。在对话中,爱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参与对话的负责的主体所担负的一种任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爱是推动主体探索世界,探究知识的情感动力,它为教师和学生思想自由提供对话的空间。师生在课堂间的对话不仅传递知识,而且还可以在彼此的对话中,将爱的情感传达给对方,从而使得对话在爱意与理解中进行,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对话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判断和选择权,这养的自由是因爱而产生的。
弗莱雷认为,“希望扎根于人的不完善之中,人通过不断探索摆脱不完善——这种探索只有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才能实现。”[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对话中帮助学生发展。而只有当师生都怀有希望,才能为追求更完善的人性而不断的充满希望的战斗。
2[]、在对话过程中,师生都必须具备谦逊的态度和相互的信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主体,必须都有谦逊的态度。这是展开对话教育的关键。对话中的师生地位平等,只有谦逊的态度才能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要求教师放下姿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向学生虚心请教,了解学生的环境和能力,探索学生的需求,从而选择正确可行的方法教导学生。
对话中需要的是主体对人类的深信不疑,对人能变得更加完美而深信不疑。对话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对话变成了一种水平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爱知识之心,有追求知识的理想和愿望,相信学生能够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会取得不错的成果。当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导就不会反感,信任唤起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使得学生相信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相信教师能为自己做好榜样,为自己的成长指明方向。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肯定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要求发展的意愿,提高学生的质询意识,用对话启发学生畅谈心思,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最佳体现。增加对话,提高学生的质询意识,可以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敢于质询、勇于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那么可以从积极的方面促进学生的思考,其主动性就会大大提升,学习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可以拓展到其所感兴趣的其他领域。在对话教育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是强制性的管理,而是应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参与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视学生为管理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各种相关的组织管理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直面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体现学生自身的需求和意愿。这样,对话关系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形式多样的平台和丰富的手段开展工作。
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时空限制,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网络交互界面和语言,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发展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承载力,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困境,产生新的对话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融入生活,增加师生共鸣的可能性,促进对话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对话是一种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路径。许多在线交流的方式可以使广大教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通过网络,学生的意见与想法也能得到及时的倾听和反馈。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完善,网络对话的力量将不容小觑,因此,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突破作用。
参考文献
[1—4] [巴]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0,54,57
[5] 徐洁.浅析保罗·弗莱雷的对话教育思想[J].宿州学院学报,2010(3)
[6] 林展,谭斌.充分发挥对话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13(10)
[7] 路长胜.对话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菏泽学院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