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艳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 711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教育理念正由“知识本位”慢慢转向“能力本位”,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期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高中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教师可利用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同时提出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因此,如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感受音乐美的鉴赏能力,就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不用说陶冶情操了。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音乐鉴赏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 高中音乐鉴赏课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
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课开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精神世界。而音乐审美能力,就是人们对音乐感知的结果,可以评价出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聆听音乐去获得感知的经验,并借助自身的判断来评价音乐的美感。因此,可以说,对于音乐的判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进一步去加强对音乐的感知,使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逐渐得到强化。另外,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面对着升学的压力,而适当舒缓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精神上的紧张,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可以纾解身心,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音乐审美的境界,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去体会音乐美的内涵和节奏,使学生在美妙的音律环境下,能够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促使学生更加正确地解读音乐作品,从感官的认知逐渐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热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 有效改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探究
3.1 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要想有效提升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贴合当代高中生的生活。利用充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积极性。当代高中生普遍对音乐鉴赏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通常都是将其束之高阁。因此,为了更好地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效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打破日常生活与音乐鉴赏之间的隔阂,将音乐鉴赏变得更加生活化、日常化。所以要通过教学情景演示、模拟教学等方法,将音乐鉴赏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重视程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与实践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这些理论都向我们阐述了生活同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音乐鉴赏教育当中,对快速提升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导意义。另外,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通过不断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当代教学发展目标。
3.2 优化鉴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想象创新
在以往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倾听完音乐后,通常会简单介绍歌手、词曲、创作背景等信息,然后让学生说出音乐风格,简单表述个人感受,但对音乐的主题及内涵缺乏深入讲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的个人特点为突破口,引导他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自由想象,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语言描述歌曲内容,深化对音乐主题及思想情感的理解,从而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歌曲《辽阔的草原》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内蒙古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再播放长调《辽阔的草原》,要求学生倾听、思考: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一边倾听,一边画出歌曲所描绘的画面,并通过音乐图谱的方式表达各自的感受,以及对歌曲思想情感的理解。之后,师生一起总结:这是一首爱情题材的民歌,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表现的是一位年轻人思念爱人,担心爱人像辽阔草原上的泥沼一样难以捉摸。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再次倾听这首歌曲,体会歌曲节奏的自由、舒缓,旋律的悠长,以及多处出现的装饰音,使其在鉴赏中结合绘画自由想象,流露出真情实感,从而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3.3 利用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众所周知,肢体语言是表达观念与情感的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及其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比如,在合唱表演中,指挥者就是通过肢体语言的一种——手势来对团员的演唱进行指挥,从而使整个团的表演更具和谐美感。所以,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所教授的音乐作品的美感。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与体会感悟到教师的肢体语言的具体内涵,进而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坚持借助肢体语言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进行肢体语言的表述,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确保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有效性。
3.4 组织学生演绎音乐作品
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音乐作品尝试创编,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二次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与原创形成对比,让学生在差异中验证自己的审美判断,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经验和审美情操。例如在《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让学生聆听《送别》《竹马》《祖国歌》感受歌曲的情感,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产生的影响,认识沈心工和李叔同所做的贡献。首先,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首歌曲用心地聆听,尝试对歌曲进行填词创作,指导学生在填词时,注意音乐的乐句与歌词的句读温和,尽可能以模仿原曲为主写作,自己创编歌词。其次,音乐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成果,通过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演唱中充分释放出歌曲的情绪。从而,学生通过亲自的演绎进行歌曲的鉴赏,使学生可以在演唱中感受自己的情感,能够将自身情绪的起伏变化结合音乐,进一步去感知音乐的美,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提高对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视程度。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将学生真正带入到音乐鉴赏的世界中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促进音乐鉴赏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明翰.提高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9(09):97.
[2] 张传清.提高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探索[J].北方音乐,2019,39(03):207+214.
[3] 陈耀华.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37-38.
[4] 靖丽娜.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策略之管窥[J].北方音乐,2018,38(13):203.
[5] 邹建明.如何提升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J].华夏教师,2017(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