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平面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蒲朝旭
[导读] 现阶段中职院校教学中,工作室制教学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斐然的教学成效。
        蒲朝旭
        贵州省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563000
        摘要:现阶段中职院校教学中,工作室制教学方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斐然的教学成效。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巨大转变,强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全方面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确保学生发展与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也正因此,进行工作室制教学应用的深探析,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中职平面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平面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工作场景,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设计师的工作室制教学进行分析,梳理出若干场景,分析出相应的职业能力,并提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后续教学中,会继续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以设计研究的视角不断完善和精炼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跨越学校和企业的界限,实现学校到企业、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
一、工作室制教学优势分析
        (一)转变传统封闭式课堂
        工作室制教学具备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具体教学中合理应用此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封闭式课堂的取缔,转变为面向市场需求的开放化教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以工作室的形式参与到市、省、国等级别的技能大赛中,帮助学生强化实战能力,并拓宽学生眼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平面设计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为学生创建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以主动、合作的形式参与到知识探究中。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
        工作室制模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转变,教师在教学期间的主要作用是竞赛项目承接、团队组建、改进意见提出、要求提出等作用。而学生在此模式下会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来共同完成对项目的设计,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三)缩短职业适应期
        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工作室制教学的应用,教师会带领学生参与到各个级别的技能大赛中,而在学生项目设计期间,教师不会为学生提供任何直接性的指导和引导,学生需要依靠自身来完成任务与内容。而技能大赛项目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自身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随着越多竞赛项目的参加,学生对平面设计技能的应用愈发成熟,甚至与广告公司中专业设计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差无几,帮助学生有效缩短职业适应期,更快地适应社会岗位,为学生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过程中缺少实战项目进行练习
        平面设计工作并不单单只是需要对产品的包装与宣传进行设计,还需要根据产品内容相应的营销与宣传方面的设计手段。平面设计工作是一项需要多人协作共同完成的工作。

在实际的课堂学习当中,学生通常只是根据教材实训案例进行实训练习,学习过程缺乏代入感,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缺少多人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工作的经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也会相应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对学生缺乏个性化教学
        平面设计专业是一项动手与动脑并重的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又要具备执行设计的动手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个性化审美观。要完成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浸染教育,在日常课堂中渗入一些个性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审美与设计能力上的独立个性。而在目前的中职平面设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审美的养、职业敏感度的训练几乎没有。
三、中职平面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构建模块化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在走访调研中,一些中职学校在深入分析平面设
        计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际,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模块化教学,例如建立平面广告设计模块、包装与品牌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在此教学模式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组成设计教学团队。教师开展集中教研,合理制定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方案,根据认知规律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构建项目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设计软件应用基础和设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先从简单的模块开始,难度逐渐提升,让学生的学习始终能够跟上其最近发展区的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模块化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师生们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一个设计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各个设计问题上逐个突破,能够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找到自己的优势,实现设行业对设计人才提升综合设计能力的要求。
        (二)以比赛促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构
        目前针对中职学生的比赛主要有省级和国家级的职业技能竞赛,比赛对选手的能力要求也体现出和专业实践项目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调研中,发现也有不少院校将职业技能竞赛中的比赛项目引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导向,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赛的大量案例程式化训练,能够不断反复强化学生的平时所学;比赛的时间限制严格,在平时训练中,就按照比赛的时间严格规范训练过程,也让学生对设计项目有思想上的重视,从而能很好的克服设计专业学生常犯的“拖延症”,提升设计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下,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平面设计专业尤甚。中职学校为社会提供的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中职学校应顺应时代要求,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在教学内容和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发趋势,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钱蒙.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践的可行性研究[J].流行色,2019(08):168-169.
[2]边亮.以“工作室制”项目教学法构建中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才智,2019(05):86.
[3]沈海军,江文,马永伟.高职平面设计专业顶岗实习前置课程分方向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J].学园,2018,11(29):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