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523000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但是不同区域生源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无法解决学生目前学习英语的困难问题的。本文通过在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对中职英语实用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旨在研究可以针对学生的英语问题提出解决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中职英语;实用性教学
引言:英语是兼具人文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学科,但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实用性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利用生活情境和信息化技术融入英语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在面对就业时,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转化为实用技能。
一、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提升实用性技能
随着中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虽然在生源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忽略了不同地区之间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没有精细化考量[1]。因此,学校要从生源上合理控制并系统考核,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当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英语学科的特点,也不符合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如果仅仅是沿袭普高英语教学方式,为了应试考试的目的,英语学习从基础单词入手,学习短语、语法、长难句等知识点,学生会对英语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害怕开口说英语,在英语学习上会产生自卑心理,英语的实用性目标将无法达成,学生将来在面向社会时,英语能力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职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将英语落实到实用性技能层面。教师可以按照社会在面向职业院校招聘时的要求,从口语和笔试两个部分深化英语教学观,在口语上,要保证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能够明白一些广告文案、说明书之类的英语内容。与此同时,在笔试部分,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实用性文本的英语表达方式。教师要始终明确英语实用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以交际为核心展开教学,将英语基础知识点和实用性技能相结合,例如:在进行教学Unit5 Food这课内容时,教师以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表达为课堂教学目标,以基础知识“like to...,it is not good for...”等内容的学习,设置合理的教学场景,以“远离垃圾食品,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本堂课学习的英语表达句子发表自己对于饮食习惯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英语听说实用技能,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来创新教学理念,突出英语实用性目标[2]。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加强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中职英语课本内容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生活情境下进行交流。通过良好的积极环境会体现出学生个体交往思维和交往方式,运用多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加强英语实用技能,掌握英语语法转换和句子表达。
在学习“Asking the way”这一课内容时,就是运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情境内容,以“问路、指路”为导向设置教学场景,比如: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央公园怎么走,向你询问,通过生活场景设置,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和单元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己组织语言补充和完善情节内容。类似的生活情境有很多,为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内容设置不同层次教学模式,比如:通过让学生以情境对话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可以通过主题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像是在第一点中提到的关于“饮食健康”就是一个很好的辩论主题。在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熟练运用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形成英语表达思维。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入生活情境,模拟生活对话和交流的场景,学习生活英语的句子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让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调动起班级英语学习的氛围,在其他学生逐渐适应在英语情境下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以问题导入法,在除了生活问路问题上,还可以在学习和工作场景中也是英语口语表达的典型场景,比如:你想要去图书馆借书,但是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借阅的那本,由此展开情境对话:
A: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have got that music book .
B:Of course, it is that shelf.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展现实用性英语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经济浪潮下,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呈现出了发展新态势,在英语教学任务中,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观念,运用数字化设备,通过图片、音频、动画等直观地呈现形式增加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对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过程非常枯燥,学生面对大量的英语单词,不易理解的长难句和语法知识,就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融入教学场景深入学习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凸显教学内容生活化和多元化,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技术的应用下深入把握实用性教学内容,改善学生对英语学习困难的认知,将理论知识和实用性技能借助教学工具加深认识,突破学习的困境,调动主观能动性提升实用技能。例如:在教学《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动态形式呈现Spring Festival 和 Christmas Day 这两个节日中的风土习俗、节日活动、礼仪规范等内容,并且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材文本中找到对应的内容。教师可以反复播放视频内容,一是,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熟悉度,引导学生进入到英语学习的内容情境;二是可以锻炼学生听力能力和英语思维转换能力,在听的时候,学生会集中注意力,了解中西方民族习俗、人文思想和表现形式的差异化的文化背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我国还有哪些民族节日,用英语来说说人们的民俗习惯和行为方式,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将这堂课所学习的所有知识内容用英语串联起一个对话场景,不仅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运用英语句子表达。
结论:中职英语应该立足于自身发展特点,以实用性为教学前提,帮助学生从社会各层面技能要求出发,提升英语的技能。为此,教师需要具有脱离于传统教学的创新意识,结合现代化技术优势,提升英语课堂活力。
参考文献:
[1]栗娟.基于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实用性教学分析[J].校园英语,2020(02):33.
[2]张雪雪.以就业为导向 彰显中职英语的实用性[J].读书文摘,2019(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