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   王震
[导读] 正确的政治观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政治学科是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必修科目,其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有着深远影响,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王震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四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正确的政治观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政治学科是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必修科目,其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有着深远影响,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且高中政治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因此,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对于其最终的高考成绩及未来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针对政治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和探索,本文也基于此类因素,深入探索了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路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优势路径
        引言
        作为极具特色的思政教育科目,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文科知识脉络与知识密度,所呈现的知识较为抽象,尤其是哲学与生活板块,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与直观性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政治基础知识的难度与解答习题的思路。教师应当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因此,如何创新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中学好政治课程至关重要。
        1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1.1提高高中生的政治学科学业成绩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能显著提高高中生整体的政治学科学业水平成绩。就整体而言,当前高中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基本学习模式是以知识背诵为主,并在答题时生硬地默写政治教材上固定的理论型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导向,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学科知识这一问题没有付诸很多的精力。但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国家教育部鼓励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也就是学科综合能力,这便使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局限,无法全面达到新课标教学的目的。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并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
        1.2提升高中生整体的文化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国民已然具备了基本的生活条件,因此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而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也使我国近年以来一直在着重加强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且政治学科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有着非常有益的效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升高中生整体的文化综合素质,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政治学科知识比较特殊,其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以及当代社会实践经验于一身,蕴藏着独特的现实性与实用性。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就能有效加深高中生对于政治学科的理解和社会特点的总结,以此来有效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索
        2.1改善课堂氛围,增强生活气息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偏好与课堂气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政治课堂普遍存在内容分散、枯燥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调动,使他们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立体化引导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考范围,使学生能够由课堂所学知识联想到生活中的政治新闻,形成政治应用与政治理论的联系。例如,在讲到政治课程中的“经济生活”模块时,由于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列举详细的实例,开展具体的研究,如美国经济危机等,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实现对知识的充分理解。
        2.2结合政治情境,优化教学结构
        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形成良好的三观。案例情境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教师应结合高中政治知识的特点,将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打造成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探究解决办法。例如,在教学高中政治的“国际关系”板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模拟联合国”系列活动,综合考虑学生的口才表达与知识储备水平,灵活分组,使组间学生水平较为平均,进而选取具有特色的国家与事件进行模拟谈判,如南海争端、叙利亚问题、贸易战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在联合国形式的谈判中维护自身所代表国家的利益,真正理解国际问题的本质,提升政治素养,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展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
        2.3进行系统的政治生活化教学整合
        基于政治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使良好的政治教学整合需要围绕着发展性、技术性的原则来开展进行。首先对于发展性的整合原则来说,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整合时一定要注重政治教学的未来发展,这包括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发扬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且,由于政治教学模式在进行全面整合时一定会发生一些碰撞性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最终决策时一定要结合班级现阶段的政治学习现状以及生活化教学的特性,以此促进“新旧”政治教学模式的整合过程能得到良好的过渡。其次,对于技术性原则来说,由于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且其的学习现状均不同,因此适合其的政治学习方式也会有一些变化,这也就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整合时要注重教学技术的多样性,以提高班级政治平均水平作为教学整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鼓励其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思考、自主学习,促成“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而对于进度较慢的同学,教师则可以多对其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提高其对于政治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譬如对于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文化与生活》这一章节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鼓励学习效率高的学生自主分析出“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章节的知识重点,并在分析结束后将自己的总结与教材上的概念进行比对,以此来分析出学习上的纰漏,进行查缺补漏;但对于学习程度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文化生活”的概念向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并在其有了基本的知识概念后以一些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参考,加深其对于该章节知识的整体印象和理解程度。
        2.4开展课外活动,促进人格塑造
        随着社会对学生全面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提出了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全新教学理念。为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推动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人格塑造,教师应当结合班级的政治学科学习情况,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优质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哲学理念与思辨精神,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选择与挫折,促进学生学科素质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举办政治知识问答竞赛,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学术氛围。学生能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参与比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了解以前不曾关注的政治话题,感受政治的乐趣,学到更多生活中的政治知识。这体现了生活化的学科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团队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发挥自身长处,为团队带来优势。这将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的树立,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政治本身就是联系生活并运用到生活中的一门课程,因而如何将高中政治与生活相联系,是教师当前教学必须考虑的首要任务,它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将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政治思维能力,锻炼他们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四祥.浅谈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65-166.
        [2]朱俊.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82-83.
        [3]于爱军.高中政治课堂概念教学“生活化”初探[J].教师博览,2020,10(36):80-81.
        作者简介:王震(1986.03-),男,汉,陕西省三原县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政治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