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阅读中的“主问题”设计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郭文叶
[导读] 英语课堂教学呼唤“主问题”,所谓“主问题”,是指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设计的立意高远、能够把控全局、具有较高质量的问题。
        郭文叶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集团校  037000
        英语课堂教学呼唤“主问题”,所谓“主问题”,是指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设计的立意高远、能够把控全局、具有较高质量的问题。“主问题”是课堂教学进展的“路标”,是一系列能够导引整个教学过程的线索性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蕴藏着“一问激起千层浪”的力量。用“主问题”来组织教学,往往能让课堂展现一种“线索”之美,展现出“妙在这一问”的新颖创意。?阅读在英语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重,中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阅读课的教学,其中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对于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教师可根据其特点,巧抓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人手,设计恰当的主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的资源包括文本的标题、图片、结构、主旨、情感等。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案例一一说明。
1.从 “ 题” 入手
        “ 题” 是指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构思。 教师要充分挖掘标题的内涵, 关注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 基于标题设计主问题, 能帮助学生感知全文, 捕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 八年级unit2 阅读文本 “ What Do No. 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讲述了第五高中学生进行的三方面的业余活动的调查结果。 文本标题其实暗示了调查的结果, 对此, 教师可以设置主问题, 即 “ What Do No. 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 “ How often do they do these activities?”。 通过这两个问题, 学生可以清楚地抓住文本内容的梗概。 与此同时, 笔者以 “Do you think the students at No. 5  are healthy? ”  问题顺势推进,  牵出文本中的观点, 并聚焦语言知识, 多角度引领学生深度处理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主问题的夯实可以用pie chart来巩固。( 如图 1)。

图 1
        Go  For it!教材许多文本都配有标题, 且不少标题都言简意赅, 提纲挈领, 值得教师充分关注。 教师应据此设计出主问题, 提高学生对文本逻辑结构、谋篇布局和主题思想的把握能力。
2. 从 “ 图” 入手
        “ 图” 是指教材文本中的插图。 很多情况下,插图匹配了文本描述的对象、 主要情节抑或中心思想等。 教师可以就插图提出问题, 提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Go  For it!八年级unit8阅读文本 “ 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围绕感恩节的主菜展开,让学生了解火鸡的制作过程。 文本配的插图如图 2。
       
图 2
         图 2 形象地展示出火鸡的制作过程。 教师可以就此设置提领全文阅读的主问题 “How do you make a turkey dinner?”。  要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要学会自己浏览全文, 在文本中找到制作火鸡的过程。 整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图 3 表示。Go  For it!教材几乎每篇文本都配备了插图, 这值得英语教师好好挖掘。
3. 从 “ 比” 入手
        比较或对比是说明文、 议论文, 包括一些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它通常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列举出来加以对照, 突出事物最本质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以 “ 对比” 为教学之纲, 可以迅速让学生把握全文, 与此同时, 引导学生关注 “ 相同点与不同点” 的相关信息, 可以达到了一种 “ 纲举目张” 的教学效果, 提高阅读效率。
        Go  For it!八年级上 unit3主课文,讲述了三位同学对于选择好朋友的观点。 文本的细节较多, 但如果仅仅是关注细节, 将会致使学生只 “ 见树不见林”。因此, 教师直接抛出这个 “ 对比” 之纲 ( 如下表), 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像这种以 “ 比” 来设置主问题的文本不在少数, 因为 “ 对比” 本身就是一种很流行的写作方法,更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4. 从“旨”入手
        “ 旨” 是文章的主旨大意, 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意图。 从 “ 旨” 入手设计主问题, 能摄取文章的灵魂, 突出主题。
        Go For it! 九年级 Unit13 阅读Save the Sharks!, 可以从文章的主旨大意入手设计出问题,主旨大意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意图,从旨入手设计主问题,能摄取文章的灵魂,突出主题。笔者从这个中心思想入手提问 “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f this passage? ”。笔者让学生以寻找文章主旨作为阅读的出发点, 贯彻自上而下的阅读教学模式, 并引导学生在关注文章细节信息的同时, 开展自主研读,通过细节推断出文章的主旨大意—Sharks are endangered and 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them.

5.从“情”入手
        对于一些记叙文抑或夹叙夹议类文章, 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是一条线索。 抓住这条线索进行设问, 需要学生仔细阅读, 不放过表层信息所提供的线索。 同时, 这也为后续的活动奠定了基础。如在主问题之后, 教师可以继续设问 “ 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 ( 变化)?”, 并要求学生在 “ 宏观阅读” 之后 “ 聚焦微观信息”。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1 主阅读2b,描述主人公在马来西亚旅行中的活动及情感变化, 以 “ Did Jane have a good time on Monday? What about on Tuesday?” 为第一主问题提领全文, 又以 “ Why do they have these feelings?” 作为聚焦细节的第二主问题, 可以使整个阅读理解过程 ( 速度+细读) 浑然一体。 下图 是基于此主问题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扮演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通过简洁明快的主问题,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得更多时间和空间,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课文。其次,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主问题由表及里,抓住本质,可以提升思维的高度,主问题由浅人深,逐次递进,可以挖掘思维的深度,主问题灵活,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在主问题的探索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以逐步提高。最后,教师要深人研读教材,挖掘出直击教学重难点的主问题。主问题使教学线条明朗,教学过程简明。学生在围绕主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中真正感受语言的灵动、深刻和美丽,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相关文献】
1.试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杜锐
2.试论借助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杨萍
3.试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金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