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轶芳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公示语是城市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重要手段。公示语翻译体现的主要是多层面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价值,以及社会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的价值。在翻译教学中,要注重价值观、文化观和爱国主义的养成与强化。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社会价值;教学启示
1.引 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社会活动,具有其特定的社会价值。翻译是典型的价值创造活动,翻译的价值问题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诸多知名学者,都曾围绕翻译价值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与研究。例如,方梦之指出: “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往往会有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面对翻译,人们遵从特定的价值基准而抱有一套信念、原则和标准。” 由此可见,翻译原则、翻译标准的确立都是基于特定语境下的翻译价值观,翻译行为必然以一定的价值追求为目的。许钧教授从翻译的本质特征出发,将翻译的价值界定为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语言价值、创造价值和历史价值,指出讨论翻译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译之用”的问题,并认为,社会价值首当其冲。他提出,翻译的社会价值,是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交流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其基于交际的人类心灵的沟通作用、对民族精神和国人思维的影响以及对社会重大政治运动和变革的直接影响。公示语是城市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城市品位和形象的重要手段。城市公示语的翻译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我国对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示语的翻译是一种跨越语言、社会、文化以及心理的交际活动。好的城市公示语翻译能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外国友人的文化和信息需求。
2.公示语英译中的社会价值
公示语翻译体现的主要是多层面的社会价值,包括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价值,以及社会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的价值。后一点与翻译的文化交流价值有重合之处,之所以将其归到社会价值范畴,是因为公示语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交流,而是直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服务的。
(1)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价值。公示语指“为满足人们活动需要,在公共服务领域中提供的功能设施、警示警告、限令禁止、指示指令和说明提示等服务信息”在这个层面上,公示语翻译的实质是向译语受众提供服务信息,体现的是其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价值。具体表现为:功能设施;警示警告;限令禁止;指示指令;说明提示等。在所有这些服务信息中,现实受众都是其不可置疑的作用对象。换言之,作为提供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公示语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旨在通过这些话语,诱导受众采取预期行动。(2)社会形象塑造价值。公示语翻译的社会形象塑造经常被忽略的。公示语翻译对译语受众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其所在地的社会形象塑造,关系到受众对其能否产生好感和善意,进而对随后开展的交往活动产生相关影响。所以说,公示语翻译是城市的“窗口”。(3)文化传播价值。
公示语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是指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名称和说明类文字,在翻译过程中还涉及如何得体地将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有效传播给受众,令其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产生认知和态度情感方面的预期反应,进而采取相应行为。
2.翻译的价值体现对翻译教学课程思政的启示
公示语翻译不是单纯的文本转换活动,更不是译者单方面的“自说自话”。成功的公示语翻译要求译者培养和具备合理的价值意识,在了解原语和译语在社会价值使用方面“惯习”的基础上,构建恰适合宜的“倾听-对话”环境,尽量有效呈现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公示语的翻译目的和社会价值。因此,在英语翻译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正确的文化观。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方式,其翻译过程难免会有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翻译行为涉及社会、认知、文化和语言诸多过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注意源语言与译入语在语言形式上的适应性转换,同时还要关注两者在文化层面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公示语的英译,不仅为国外游客提供便利,更多的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公示语英译具有文化传播的价值,因此在翻译教学课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加以宣传,优秀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加以介绍与称颂。这样,在公示语翻译活动中,才能有效且积极地促使我国文化“走出去”。
(2)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起着很大的指导性作用。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当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翻译实践加深理解,形成文化认同,从而达到翻译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可以依英语主题内容、精选思政翻译素材,科学合理地设计翻译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资源自然巧妙地贯穿到英语翻译教学中,形成翻译知识与人格培养相结合,翻译技能与价值形成相统一的英语翻译教学。
(3)深化爱国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加大爱国情操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倡导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并最终把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在翻译活动中,时刻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形象,积极献身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 陈小慰.公示语翻译的社会价值与译者的修辞意识[J]. 中国翻译, 2018(01): 68-73.
[2] 岳中生,于增环.公示语生态翻译论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6.
[3] 许钧.从翻译出发[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 杨轶芳.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公示语的翻译研究[J]. 城市学刊, 2018(04): 96-99.
[5] 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2): 52-5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公示语英译的社会价值与译者的价值意识”(项目编号18c0864)
作者简介:杨轶芳(1982-),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