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忠
南安市第四中学 福建南安 362303
摘要: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价值观和思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教育教学的开展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从而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初中学生也正处在叛逆期,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需要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特点来看,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强的相似性,比如两者都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教育,都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来分析,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缺乏足够的重视,当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还有很多,比如下面几点问题就是当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见的类型。
一、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
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授课,所以导致学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然而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来分析,该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解性的学科,其中有很多法律法规和典型事例需要学生全面的了解其内容和表述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而其中的原因则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此外,在开展法律法规相关教学的时候往往都会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虽然这种记忆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但是并没有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所以在脑海里留下的记忆是短暂的,更无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还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积极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强的相似性,其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刚到的情操和道德品质,所以两者的结合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仅仅知识讲述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没有意识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较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能有效进行。而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叛逆期严重的时期,所以单纯的依靠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教学并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思想道德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知周围的人和事、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等。但是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仅仅依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初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这也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要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引导初中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其未来发展打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才能更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初二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比如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就深入挖掘了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首先我通过本节课程结合了我班学生的真实案例进行授课,比如我班同学小王放学后去网吧,但是告诉家长他在学校写作业,知道有一次教师和家长沟通才发现小王撒谎这个现象。通过引入发生在学生生活周围的实际故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本例子中我讲述了对小王同学教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过程,这样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且也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用和优势来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初中学生对实践教学有着较强的学习兴趣,所以实践教学的开展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例如我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维护秩序》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就积极的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的路口帮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维护秩序的作用和影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些学生胆怯,于是我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到实践中,并且通过讲述维护秩序的作用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以此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为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三)通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其讲述了很多生活中的典型故事,并且每一个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典型实例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且在实例故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我讲述了某班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的实例进行授课,通过讲述故事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服务社会的作用,也让学生们可以树立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观念。或许有些学生会对一些事情感到质疑,但是我通过实例的引入并且心里健康教育的开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不仅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提升,为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起到的作用较为深远。然而想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郑昌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7).80-80.doi:10.3969/j.issn.1671-0487.2014.07.116.
[2] 张凤玲.“情”与“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