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 王明艳
[导读] 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学科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指出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实际价值,旨在指导教师如何在实际教课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王明艳
        吉林省通化县四棚乡中心小学    134108
        
        
        摘要:小学阶段是教师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创新教授科学知识的方式,充实科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敢于发问,乐于探索,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观念。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学科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指出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实际价值,旨在指导教师如何在实际教课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课本中的科学知识愈加多元化,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科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学教育方面的需要,只有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活跃的科学思维,教师才算是培养出了真正具备科学素养的学生。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设定的特别的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从而达到学生对知识获取的目的。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进行教学任务。强调的是学生的独立性,利用他们自身对于知识的兴趣去发掘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与帮助,使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了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现在的小学教学课堂上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不高是很多学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很多学校都是教师在前面教学生在后面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少。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本就是对于一切处于好奇的阶段,好动好奇是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最大的特点。如果教师教学的进程他们一旦跟不上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变得越发艰难,越跟不上越不会,越不会越不想学,最后导致没有一个好成绩。所以如何加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感,这是现在小学教学阶段的主要问题。        
        2.学生身体与心理对授课的影响        
        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身体与思想都处于刚刚发育的阶段,所以这种特定的因素也是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举例说明,这是学生对于图形与声音的感觉比文字更加敏感,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多采用图形和声音去代替文字。        
        小学生的控制力与专注度也并没有成年人那么高,在上课时有很多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倒是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用学生们该兴趣的方式去吸引学生,教师让学生们感觉到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        
  三、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1.特定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主线为学生设一个特殊的情景,以教材内容为辅助,从教学特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们根据自身通过不断观察和对于情景的感受,慢慢地激发出学生对于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们带着兴趣去对问题进行探究,慢慢地锻炼学生自身的能力,使自主性与独立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独立自主,探究问题        
        学生在发现并且提出问题后,根据自身的能力对问题进行探究。以学生自身为本,构建就解决问题的网络框架。学生就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教学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最符合状况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出学生各个方面的最大能力,每一个需要学生们发展的部分都需要教师去引导,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主动研究、主动解决,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学习的欲望。        
        3.交流互动,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合作小组内对问题的探讨、沟通、探究等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时使学生们之间不断地沟通形成良好的氛围,成功之后与他人分享是一种幸福,让学生在幸福中得到知识与自身的锻炼。        
        四、提升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就是能够实现预期目的,并且有效果。科学课的有效性就是提高课堂的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对于发现科学的兴趣。        
        1.激发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啊,兴趣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是想教好科学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意识到由科学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无趣,培养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去研究探索关于科学的那一份特殊美丽。科学是自然界一种神奇的存在,通过探究使学生更加地喜欢科学以及科学课堂,所以对于兴趣的培养是教师能否教好科学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想去学习,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对于兴趣的激发也是提高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因素。        
        2.备课是关键        
        每个教师在教学前都会备课,但是备课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样是备课,有的老师教师略做备注,有的老师却写了满满的,但是前者的教学效率很高,后者的却很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掌握了学生的心理,一味地枯燥无味地给学生们灌输纯文学性的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师们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小学生他们还未成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未形成完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科学对他们的帮助有多大。所以在备课时引导类的内容要比强加类的内容要好得多。备课就相当于提前的进入课堂状况,教师会在脑中先构造出上课时的情况和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并且在备课后可以反映出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于在课堂时及时地指出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说,要想提升课堂效率提前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在备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环境设置,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心理去针对性备课。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前备课设置特定的探究环境这对于教学能否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意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和素养,进而为构建高效的、现代化小学科学课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舒泽容.刍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
        [2] 郝成三.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3] 李群义.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4] 李梅.提高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