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创新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 王霄峰
[导读]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核心技能之一。
        王霄峰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028000
        摘要: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核心技能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突出的课程,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应该紧跟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创新教学策略研究和应用的力度,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因此课程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就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制定了完整的计算机应用教育策略,不仅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且为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往的固定式教学模式已经偏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再加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过于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作为高校而言在积极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教学时,必须深入分析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将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方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彻底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切实做好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实践操作的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生源地广泛且不同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差距较大。计算机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兴趣差,而具有相应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却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高校在开展驾驶员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了一刀切式的课程标准设置方式,违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原则。再次,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占用的教学时间比例过大,影响了学生课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最后,教学方法陈旧且单一。由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高校必须积极的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合理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2、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与否是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所在。作为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来说,应该在深入分析计算机技术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向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从以往的理论教学转移至实践应用,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有效提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体设置
        高校在推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时,必须严格的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学生基本学习要求的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加大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因此为基础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材料,才能达到促进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效率和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另外,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真正的了解计算机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计算机技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其他小组成员学习和掌握教师讲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2.3改变课程设置方案,有效引入“1+x”方案
        随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逐渐成为高校各个专业设置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高校在推动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时,应该采取将“1+x”方案引入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式,为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全面支持。

这里所说的“1”也就是该课程在不同专业教学中必须确定发展的方向。比如,工科类专业在应该注重该课程原理与维护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而“x”则指的是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展,由于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素有高校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时,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业需求以及教学方向为依托,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要求。
        2.4开展分层教学、个性化发展
        因为受到学生生源地不同以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差距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而即便是具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生,也不重视该课程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严格的按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层次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分层次教学,才能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驾护航。
        2.5加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迅速来临,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忘了教学资源平台则成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根据这一发展趋势,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才能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目标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导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将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互动平台上下载教师推送的教学资源学习,从而达到巩固自身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推送教学资源时,应该严格的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课程计划等相关信息以及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知识、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上传至教学资源互动平台,以便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比如,教师在应用“蓝墨云班课”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先在客户端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然后再要求学生下载并注册蓝墨云班课,最后再通过班课码进入班级学习平台学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提前学习的过程中,点播视频并查看相应的教学资源,然后再由教师创建班级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云班课上分组讨论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这样的过程,不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热情被彻底就发出来,而且该课程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6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时,可以通过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成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引路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答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惑,掌握知识运用的正确方法,促进了教育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首先,教师必须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创建相应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与知识重点,按照求存同意的原则以及学生接受和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其次,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课后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必须将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关的知识以作业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掌握学习进度,才能在增强课堂教学互动频率的基础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语
        总之,高校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时,必须在充分重视学生应用技能发展需求的同时,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通过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方式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于超.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研究[J].才智,2020,18:135.
        [2]伍永锋.试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0,03:258.
        [3]楚钊.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9:282.
        [4]李凯敏.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