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刘瑞玲
[导读]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小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和时代所需求的新型人才。
        刘瑞玲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南城第二小学       山东  菏泽     274300
        摘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仅是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需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小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和时代所需求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能力是衡量素质教育教学成效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且优质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激励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创造
        首先,小学生的身心年龄都比较小,他们在学习和求知过程当中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在进行探究的过程当中总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错误,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批评,而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保护学生的思维发展,不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很多小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当中会“接嘴”和“插话”,学生的这些表现肯定是不尊重教师的行为,但是同样也侧面的体现出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所以教师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去探求的学生进行这些行为的动机,并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小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浅显,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较为片面。所以他们常常是以教师的评价为基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开展赏识教育,给予学生赞美与鼓励,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最后,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比较少,他们对于世界万物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的生活化特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为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熟悉和亲切。具体来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者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的生活化教学场景,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完成对旧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进行泰山版《走进键盘大家庭》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构建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比如说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按键,比如说电视遥控器上的按键可以调节电视节目的声音大小、切换电视节目等等;空调遥控器的按键可以选择热风、冷风;电梯里面也有很多按键,可以让我们选择具体要到达的楼层。而电脑键盘上同样有很多的按键,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们的用途吧。”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迅速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在一个愉悦且充满趣味的教学氛围当中,轻松地进行知识点和内容的学习,有效地提升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三、小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重点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科学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学习小组布置适合他们的学习任务,鼓励小组成员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例如,在进行泰山版《汉字输入练练手》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秉持着同组异质的分组原则,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都大致相同,学习小组的人数以4-6人为宜。在完成分组之后,教师首先应当教授学生怎样去切换“搜狗拼音输入法”,带领学生一起去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接下来带领学生尝试着运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探讨如何才能更快的输入词语。学生在小组当中通过讨论和交流,很快就能够说出输入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能够加快汉字输入的速度。利用这样小组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四、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教材,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只被教材所限制和拘泥,而是应当积极地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小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经历、自身性格等等多方面的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但是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过于系统和科学,如果只是按照信息技术教材当中的内容对学生展开教学,那么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下”的现象发生,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同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为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以此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在练习汉字输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写过得最满意的文章进行练习,完成汉字输入之后进行排版设计。由于学生所输入的是自己的文章,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高,学生在完成自己文章的输入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简单的讲解一些排版的要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选择字体以及字体的间距、字体的大小、艺术字的选择等等。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为自己的作文设计封面或者是插图,使学生的作品图文并茂,更加美观,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作品的美化。学生全部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完成的作品制作成“班级作文秀”,或者是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有更多地创新空间和机会,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论
        一言以蔽之,相较于学生而言,提升其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并且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小珍.刍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19(02):74.
        [2]陈玉珏.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8(36):144.
        [3]孙新辉.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27-128.
        [4]刘洪梅.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