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技巧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严富美
[导读] 基础教育改革规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艺术、劳动技能、和个人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和谐发展
        严富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实验第二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规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艺术、劳动技能、和个人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和谐发展,个性化专长得到充分的培养。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少年儿童,因而工作更为繁杂。那么进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方式就尤为重要了。文中融合自身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怎样才可以能够更好地进行班主任工作。
        关键字: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工作技巧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念和世界观产生的原始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做为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关键管理人员、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班主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然而,就现阶段总体状况看来,中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造成管理效果不佳,抑制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趋势。在本文中,我融合本身的管理心得,就班主任管理方面方法论述观点。
        一、提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和睦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存在着一大错误观念———我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一切我说了算,不许学生发表提议。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作风霸道,很多班级内的集体事务管理采用特定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老师丧失信任感和喜爱,对班级内的事不闻不问,觉得这种事说也白说,想也白想,采用消沉的避让心态,更甚者会造成青春期叛逆。班主任霸道的作风难以让班集体和学生健康发展。因而,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务必采取措施,从“家长制”变为“民主制”,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多听一听学生的建议,让学生民主参加,产生民主作风。
        此外,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通常喜爱用手上的权利采用高压手段,让学生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使学生迫不得已妥协在班主任的权威下。这样的管理方法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是“羊”,在班主任后是“狼”,长期下来,无法创建优良的班集体纪律。 从而,在班级管理中各位班主任减少权力的使用,多认真与学生交流,要时刻用自身炽热的爱心去点燃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对学生多一点了解和包容,多给一份关怀信任感。 从“爱”下手,以“严”字当头,用“德”服人,既做严师,又做母亲,用班主任的手握着学生的手,用班主任的心温暖学生的心,擅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提高学生的信心,让老师的期待变成学生前进的驱动力,师生之间以诚相待,认真去构建优秀的班集体。


        二、采用民主建设管理方式,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也参加到班级管理活动当中。一直以来,中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下意识采用“他人管理”方法,而没有灵活运用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也是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不太高的原因之一。“他人管理”的方式下,学生处在处于被动状态,不但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度不高,并且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的排斥心理,这不但影响班级管理效果,还很有可能让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慢慢疏远。而“自我管理”则不一样,它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约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在积极影响下,灵活运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管理”不但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水准,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更关键的是,学生处在积极影响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加轻轻松松,也更为开朗,这有益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班主任可以采用班里学生轮流值日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轮流管理班集体的环境卫生、组织班级纪律等,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了解自身是班级里的一份子。这样的民主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锻练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使命感、自豪感。
        三、创建科学的管理方案,规范学生个人行为
        班集体的长远目标在班集体的基本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融合班集体具体情况,拟订班集体总体目标。在拟定目标的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参加,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经过学生的同意,确立班集体的长远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可以入神聚气,密切配合。制订班级公约和班集体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自我约束的方法。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良的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一定标准的制约,班主任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具体指导下,遵循班级公约,制订紧密结合班级的管理制度,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班级公约是班级内的所有人共同制订的,而不是班主任和极少数学生干部制订的,班级成员既是实施者,也是监督者、维护者。这样,学生才能认真遵循班级公约。
        做为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但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效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班主任要确立自身的岗位职责,了解到自身肩负的重任,立足具体,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特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制订科学的、系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从搭建和睦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规范学生个人行为等多个层面下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化发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娟.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121—122.
        [2]夏维琴.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渗透以生为本理念的意义及方式 [J]. 甘肃教育 ,2018(24):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