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福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炮台分校 535035
摘要:数学学科是基础性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面对新课改的浪潮,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对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自然是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的。数学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观念,应用不同的教学元素实施多元化的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而且因为多元化的教学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知识调整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教学;故事导入;结合生活;设计游戏
数学学科在学生中的印象一直都是抽象难懂,学习过程枯燥,学生在主观上就抗拒学习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知识都是采用相同的方法,直接将知识告知学生,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的教学的方法,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一、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爱听故事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点。对于刚接触数学知识的学生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被抽象的数学知识打败,产生了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心理,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喜爱的故事出发,在数学的导入环节以故事的形式转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准备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给学生讲解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数学课堂,今天我们将正式开始对数学的学习,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印度的数学家巴格达首先发明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但是最多直到‘3’,后期经过发展和改良,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符号形成,后来阿拉伯人占领了古印度的地区,结果发现这里的数学很发达,于是便进行学习,之后经由阿拉伯的商人传到了欧洲,乃至世界,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阿拉伯数字。”精彩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提前的了解。这样,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给学生讲解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二、结合生活,降低学习的难度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费力。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形式,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考虑到学生最为熟悉的是日常生活,数学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可以渗透生活化的元素,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施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知道人民币最大的面值是100元,在生活中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时需要用钱减去已经购买的物品价格才能知道自己剩余的钱,为了可以算清自己的购买物品的结余,我们来学习一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生活的角度分析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顺利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样,通过在课堂中结合生活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三、设计游戏,转变学习的态度
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再加上数学知识本身就抽象难懂,使得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着厌烦或惧怕的心理。鉴于此,数学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进行教学,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转变了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同时也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口算乘法》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转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不断的学习,想必大家对乘法的运算已经很熟练了,那么我们今天来基于乘法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要以这个数学为因数,自己再说一个数字作为另一个因数,第二个同学要说这个式子的积,第三个同学以积的个位数为因数自己再说一个数字为因数,以此类推,谁出错就需要表演节目,下面我来一起进行游戏吧。”游戏形式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在游戏中快速反应,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同时也发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转变了对数学的态度。这样,通过在课堂中设计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四、合理提问,引导学生的学习
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学生接触学习的时间不长,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尚处于发展的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常常会迷失方向。数学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设计合理问题进行提问,借助问题的导向性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探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学习。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那么这些方法在乘法是否适用呢?在乘法中又有什么运算定律?请大家探究知识找出答案吧。”学生以问题为学习的方向进行研究,同时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将之前学习到的运算定律应用到乘法的运算中进行计算。经过反复验证和计算,学习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设计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导向性的问题引导了学生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五、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印象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实践则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动手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对此,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旋转》时,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与轴对称相同,利用旋转的变化也能使图案变得更加美丽,下面就请大家实际操作试一试吧。”学生利用画有不同图形的纸板实践操作,实践旋转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感悟,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性活动,学生自己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总之,单一化的教学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要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志伟. 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浅析[J]. 学周刊, 2015.
[2]何贵平.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名师在线, 2020, 000(013):P.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