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凌淑玲
[导读] 初中语文在初中教育阶段属于一门主干科目,而且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当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承接着小学语文的基础,同时也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新课程改革工作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摒弃以往只重视知识学习的教学理念,转向关注学生思维和能力提升。所以新时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主题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结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两大重要思想,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

凌淑玲   茂名市第十中学  525000
【摘要】初中语文在初中教育阶段属于一门主干科目,而且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当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承接着小学语文的基础,同时也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新课程改革工作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摒弃以往只重视知识学习的教学理念,转向关注学生思维和能力提升。所以新时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主题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结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两大重要思想,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目标。本研究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探索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89-01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从语言基础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研究,对传统的三维目标教学理念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学习成长,将语言基础知识素养、语文思维素养以及文化精神素养等方面融入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1]。
        一、语言基础知识素养培养为主导的高效课堂构建
        语言基础知识素养是以引导学生掌握书本上,以及课标要求的语言基础知识为主导,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是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最为基础的部分[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也必须要从语言基础知识素养抓起,有了基础学生才能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稳固基础。
        例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节课时,本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鲁迅先生通过这篇文章回忆了自己在三味书屋里学习和生活的情感。七年级学生在初次学习这篇文章时,会接触到很多小学时期没有接触过的生字词,也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成语,甚至很多句子学生都读不通顺。这些问题将会阻碍学生对本文的进一步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摆在首位,从生字词和句子开始展开教学工作。比如:课文第一段的“确凿”二字很多学生会认为“凿”这个字是翘舌音,实际上这个字是平舌音,而且“确凿”二字的意思学生也没有学习过,词语的应用情境是什么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讲解。课文的第二段对桑葚、鸣蝉、云雀、黄蜂等动植物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形象,运用了多个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让百草园的景物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直接和百草园有一个亲密接触,像这种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的句子,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并将其记录下来,以后写描景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加以应用,无形之中将读写二者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工作。
        语言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核心素养理念中也是处于最为基础的地位,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始终应该要摆在首要位置,只有做好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才能够展开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二、语文思维素养培养为主导的高效课堂构建
        语文思维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心理活动总和,包括对问题结论的假设、分析判断和得出结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之前的背诵式的机械学习,很少会开动脑筋跟着教师的节奏思考问题。基于此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思维素养提高入手,教师要结合问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素养。
        例如在讲授:《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描景类的说明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时空观进行培养,发挥学生想象力抓住苏州园林的细节特点,分析苏州园林的巧夺天工之处感悟苏州园林之美。比如:文章开头作者直接阐述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这种开门见山式的描写有什么意义?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让学生思考:假设自己是游览苏州园林的游客,听到导游这样描述心理活动是怎样,是否对苏州园林有所向往呢?课文的不同段落描写了苏州园林不同的景物,比如第四段描写了苏州园林的山和水,第四段描写了苏州园林的树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细读这些段落,将描绘山、水以及树木的特点归纳出来,最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苏州园林的山水和树木的特点。课文后面还描写了苏州园林的门窗,以及门窗上的雕花将苏州园林的细节之处描绘出来,这种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手法也可以让学生多揣摩和分析,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对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素养很有帮助。
        语文思维素养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中属于非常关键的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来,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思维素养。
        三、文化精神素养培养为主导的高效课堂构建
        语文是一门和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理念,已经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文化精神素养。
        例如在讲授:《春酒》这篇课文时,初看课文题目很多学生会认为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春天的酒,并不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的春酒文化。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开展一次以“搜集春酒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组建成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调查,搜索互联网信息等方式,归纳春酒文化的起源、发展和背景,以及春酒文化在我国的寓意,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去主动了解有关春酒的传统文化,与以往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念文化知识相比,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结合传统文化来进行描写,教师在教学时都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文化资料,从而培养学生文化精神素养。
        文化和语文二者之间联系密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的将文化和教学向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文化知识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文化精神素养。
        四、结语
        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结合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展开,以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为本开展高效课堂。作为教学的引导着教师,应该要积极地深入学习和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掌握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并发挥其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百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学周刊,2021 (08):73-74.
[2]李源.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09):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