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设情境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朱晓凌
[导读] 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对专业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培养其综合能力,而情境教学大多都是以美作为中介,将情作为载体,让学生能够融入更加丰富的情境当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并且释放其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情境创造的意义,其次分析了营造情境的策略。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朱晓凌   浙江省义乌市青口小学
【摘要】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对专业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培养其综合能力,而情境教学大多都是以美作为中介,将情作为载体,让学生能够融入更加丰富的情境当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并且释放其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情境创造的意义,其次分析了营造情境的策略。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情境营造;小学美术;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91-01

        引言
        营造教学情境,对于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有效地帮助其理解学习内容,特别是在目前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之下。和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起来,营造教学情境,更加能够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较为传统的讲授法,或是学生相互之间所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等,通过营造情境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起在课堂当中的投入感以及参与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形成更加丰富的思维,促使学生在作品当中融入更多的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变得更有创意。
        一、小学美术教学情境营造的意义
        (一)接收直观信息
        在教学的时候,更加具体的办法就是,按照教学的具体目标设定一些特定的情境,并且带入到一定的形象当中去。比如把某一个卡通的形象设置成为这一堂课教学内容切入点,这个典型的形象在故事的情景当中具体的活动情况,就是相关的知识以及技能,还有评价的方法等,而这样比较典型的形象,可以让学生更具有情景方面的代入感,尽量减少对于语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够,所带来的学习方面的困难,学生的思维相对较为跳跃,在故事的情景当中,可以持续的激发其感受力,这也就让信息接受的效果获得了提升[1]。
        (二)产生学习内驱力
        在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情景当中,学生将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随后,就会出现更加旺盛的求知欲,二者之间是共同发展的,这也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因为其内在动力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三)掌控学习节奏
        教师往往非常注重技能的学习,但是却忽视了技能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体验,教师需要尽量设置一个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形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打开思维的想象力,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学生在情境当中习惯了体验,那么就将会找到一种自己更加熟练的学习方式,随着其自我意识不断的提升,学生将会更加容易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
        二、小学美术教学情境营造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问题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通过问题来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当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以及时刻注意探索和创新,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其问题意识以及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有效的[2]。



        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变垃圾为宝》这一课的过程当中,就不能直接给学生展示一些已经变垃圾为宝的艺术作品,而是要让现实和问题相结合创造一个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是否可以见过废物利用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使用哪一些垃圾材料进行制作,使其成宝的,在日常当中,是不是见过喝完的矿泉水瓶或者饮料瓶被用作花瓶,是否看过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玩具箱,其中收纳了很多东西,是否见到过一些废旧的纸杯被做成了笔筒等。在手工制作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一些基础的制作方法,比如用剪刀剪,或是用贴纸贴以及将纸张卷起来等。通过不同的造型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在课前就已经收集的废旧材料,通过设计,制作一个个更加新颖,并且具有一定实用性的作品,让学生可以在问题情境当中不断的思考并且解决问题。
        (二)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因为小学美术的教学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艺术类教学,因此,除了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技能或者提升之外,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美术更具有实践性,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进行美术实践的时候,锻炼其创造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美术素养。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创设相关的情境,同时也要让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开展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3]。
        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脚印的联想》这一课的过程当中,就可以促使学生按照不一样的动物脚印,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来完成绘画创作。教师需要适当的肯定学生的创新,同时,也不能限制学生创作的范围。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准备一些比较大的白布,以及对于人体不会产生危害的颜料,促使学生使用脚印来完成美术创作。让学生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相关的脚印创作,利用投票的方法,选择最终优胜的队伍,然后再给予其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实践活动更具有挑战性以及创新性,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以及参与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其创作能力。
        (三)通过视觉冲击丰富学生的感觉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首先对学生的陈美必须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审美整体的标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创设相关的情境,促使学生充分的感受绘画所具备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其学习知识的具体目标[4]。
        比如学生在学习《格尔尼卡》这一幅作品的过程当中,毕加索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抽象派画家,有很多学生都难以领会作品当中表达出来的含义以及中心思想。因此,教师也必须要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具有有效性。而存在这样的状况,原因主要就是,小学生的年龄相对都比较小,很多都是在相对较为幸福的家庭环境当中长大,遇到的困难以及经历也比较少,因此对于这些含义相对较为深奥的作品,很难了解其中的内容。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即时播放《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这个电影当中的震撼力以及冲击力,使学生可以了解一旦危险来临时候人的无奈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美术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知度提升,使课堂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模式使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成果,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了解教材的内容,使学生思维的空间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小学美术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研究[J].考试周刊,2020(15).
[2]曹军.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景教育的创设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3]张小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J].才智,2020(3).
[4]刘慧.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J].考试周刊,2020(04): 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