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 王叙涵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新的课程概念,
        王叙涵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 13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新的课程概念,中学教学也经历了重大变化,对物理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时,中学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取代应试教育,在时代不断进步的新社会在高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该课程的价值所在。但是目前,学生的命运是由入学考试和其他考试决定的,而教师仍然过分强调通过实际教学来教授知识。这导致许多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具有排斥心理,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成果,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质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就需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要求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该包括: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物理观念等三方面。由于基本素养是综合性的和跨学科的,因此拟议的核心指标是可以通过教授各种学科来发展它,这也是教育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高中物理提供的基本素养的每个要素实际上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基本素养系统。
        例如,基本识字系统中的“语言”一词不再是诸如语文和外语之类的语言学科所独有的。这个概念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语言的广泛概念,远远超出了语言学科。在“语言”素养中,高中物理教育是学生“语言和交流”素养的“核心素养体系”,其重点是教育学生表达文字、代数、图形和视觉语言的用法。物理问题是有逻辑的,只有在教师充分理解物理素养的内容之后,才能确保物理教学更好的发展。理解物理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师充分理解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高中的物理素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物理课程的基本知识,正确认识学习以及理解如何进行一些物理实验。
        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首先确保学生掌握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理解一些物理定律,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例如,通过安排“力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通过几个实验来测试物理理论。其次,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并促使学生对自己想要解决物理问题产生兴趣。
        二、中学物理基础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身心健康应成为物理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教授物理小组实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非常重要。这是物理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之一。
        例如,在实验中,学生要记录数据、包装实验设备、布置桌子和椅子以及其他物品。不要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正是由于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学生才能有效地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学会做自己的事情。在学习物理课时,例如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教师应注意培养开朗的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小组学习时,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情绪的发展,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他人生活,宽容他人,接受他人的意见,正确管理与他人的关系,改善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高中学习物理时,学生不仅必须掌握物理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必须了解物理的思想和方法,并终身发展所需的技能。这些是物理学院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此外,培养高中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在十二岁或十三岁时没有自己的爱好,因此教师必须为他担心。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科目不感兴趣,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那么将来可能对许多事情漠不关心,也不注意自我发展,而且,很容易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目前,高中生的物理水平不是问题,但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学习高中物理不感兴趣。物理学习仅用于应付高考。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不会促进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爱好往往源于好奇心,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侧重于将生活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并寻求创造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并鼓励学生积极适应的物理环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目前高中的高学业负担也是抑制学生好奇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适当布置物理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减少学生物理的负担,尤其是要课后作业、考试的频率、数量和难度,以使其公平并达到可以保护学生好奇心的最佳平衡。这样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授物理课时,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努力创造有问题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只有敢于提出问题和认真思考的学生才会对学习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启发思维,避免不耐烦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物理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怀疑开始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努力创建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教师的问题,这是高中物理教学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物理教学应帮助学生进入社会
        中学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有的高中毕业生即将进入大学或者社会。这是学生不可避免的社会本质。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他或她必须了解社会,学会与他人生活,学会适应,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必须能够解决自己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必须努力发挥创造力,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在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新阶段,仍然遵循“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实施中学物理课程时,教师应努力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重视科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并试图体现核心素养在物理教育中的作用,以满足学生对综合基础素养教育的需求。尽管高中物理难度更大且受制于严格的学科,但教学也应强调学科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责任感,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有积极地意义。
        (四)物理教学应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积极发展
        根据我国对“基本素养”的定义,未来学校教育必须从“知识转移”转向“知识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中学物理教育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物理中的思维方法,体验研究过程,感受物理的美,增加对实践的理解,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为创新提供机会。这些培训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培训的过程。只有构建物理概念并研究物理定律,学生才能真正体验物理思维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物理基本素养。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列出了许多体验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体验和亲身体验,在课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实践意识,并发展物理素养。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原理、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生态度。
        总而言之,在大量物理教学的实践中可以证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其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有关键性作用,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必须努力通过物理课程来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以便学生可以使用物理思维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少伟."物理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现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4):231.
        [2]彭惠溶.浅谈关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策略[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9):1.
        [3]徐晓舟.刍议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