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开益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市武侯区城投领川外国语学校 610043
摘要:物理课程是相对抽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以生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有效地将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终达到理想的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初中生刚接触物理,他们的教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字:初中物理;生活教学;激发兴趣;策略研究
基于生活的教学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特定的教学实践中,基于生活的教学可以使知识点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从而使学生可以从熟悉的事物开始学习。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物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进而促使他们通过对知识点的理解来提高自己生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共鸣
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根本没有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非常痛苦和疲惫,付出和收获不是成正比的。也即是说,学生难以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会与学习产生共鸣,因此他们不会为此而努力,基于此,教师需要将物理与生活结合起来,并且通过使用生活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可以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以便学生可以从知识中学到一些生活中的常识。
例如,在“升华”内容教学中,所以学生尚未在物理中接触过这部分内容,但实际上,这是我们生活中会出现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将升华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便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这部分内容相同的要点,这会加深学生对升华的认识,同时也能让他们从新的角度认识物理,并切实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2.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物理
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在解释物理理论知识时应尽量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以使学生认识学习知识的意义,并认识物理知识的价值,促进他们积极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以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为例,以补充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解释,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流体压力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即:你知道普通飞机如何运作吗?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索,让他们通过流体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了解机翼升起的原因,从而解释常见的生产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并且,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鸟类与飞机之间差异的视频,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飞机高速行驶时,机翼的横截面是不对称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物理素养会提升。
3.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
知识点的记忆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即是说,与实际经验分开的理论学习很快就会被大脑所忘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从而最大程度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在“摩擦力”课程中,在传统教室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实验测量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并获得实验数据,并因此认识到摩擦里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以及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但是,将来在再次进行物体运动实验以解释力的分解时,学生常常会忘记控制物体的重量和表面光滑度这两个变量,这将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共同对象进行实验,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扎实记忆。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感受篮球和足球的重量以及表面的光滑度,并让学生想象两个球中的哪个会在相同的坡度上进一步滚动。这样,学生可以真正感觉到篮球比足球重,表面比足球更粗糙,据此可以预测足球在相同条件下会滚动得更远。
通过这种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学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进行教学,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进行严格的实验,这可以大大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4.促进物理知识的应用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并更加注重应用。也即是说,学生需要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应用所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应当注重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应用相结合。如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的课程教学时,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测量小物体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课程要求学生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特殊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量筒和量杯,以便学生了解在测量不规则和不溶物时,我们如何使用排水法。另外,教师可以画出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图,以便学生加深对知识和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的相关的现象,并引导他们在班级微信学习群中对自己发现的现象进行交流。如此可以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的认识,也能强化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应用。
5.教学与生活融合重细节
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初中物理中有许多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部分。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生活教学是一种将广为人知的生活现实融入教学,并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科书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可以充分学习教科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教学与生活的饥饿和应当优化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太阳能等方面的教学时,将课程与日常生活进行结合。关于太阳能,学生可能认为这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但其实太阳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非常常见,比如,许多学生的家中都有太阳能热水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接收阳光并将其转换为热量,该热量利用热量来提高水温。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太阳能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工行做原理进行思考和探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结果分享。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的意识,还能锻炼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并促进他们物理素养的提升。
6.协助学生立即学习知识点
初中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并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以及新知识内容。教师使用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深刻记忆知识。当然,物理的知识内容的学习比较困难,学生在学习和记忆时也会较为困难。不过,当物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时,记忆点会增加。
例如,当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描述”的内容时,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物理知识时会较为茫然。这对他们来说是新学科,会感到茫然很正常。鉴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生活物理现象的学习。关于“运动说明”部分的内容,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关于运动的看法以及对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时,学生需要观察生活,并结合生活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更快地促进他们的进步。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实施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这会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物理。
总而言之,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继续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这可以使学生更加活跃,并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乔艳平.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N]. 发展导报,2017-12-08(032).
[2]胡艳,崔佃波.让生活器具走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0):23-25.
[3]刘宗庆.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