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谢冰娥
[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谢冰娥
        云南省文山广南县坝美镇阿科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强调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同时也具有应用性比较广泛等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且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思考,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与模式,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有效的方式,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思路与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与价值观念,对于学生日后的综合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明显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鉴于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全面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兴趣,如果在这一时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单纯的讲解方式与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探究的兴趣,进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为他们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体验,同时集中学生们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与兴趣,逐步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了不起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由于其中涉及到的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能力比较有限,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想象与理解,所以笔者在课前整理了关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图片资料,并且配上相对应的文字,以及相关的视频介绍等资料,将这些制作成了课件的形式。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及时将课件内容播放了出来,一边让学生直观进行观看,笔者一边讲解与分析,为学生们构建出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学生们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计算机各个部分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程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构建出学习情境,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二、强化思维能力
        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他们还需要不断进行自主思考与分析,在有效掌握到知识内容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讲解方式,引导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与综合,强化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漂亮的小手绢”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大家的小手绢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花纹或者图案吗?”学生们纷纷展开了积极的回答,调动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然后,笔者再提出:“谁知道怎样设计漂亮的小手绢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最后,笔者一边讲解一边提出:什么操作可以让手帕四周都有相同的花边?图中上下花边是对称的,怎样实现这种效果?横向的花边怎样才能变成竖向的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与自主分析。与此同时,笔者运用这种提问方式还有效集中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的知识记忆程度。
        三、丰富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学生实际参与进来,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到具体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能干的小鼠标”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们展开了实践操作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鼠标小游戏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鼠标的功能,了解到鼠标的作用与重要性,并且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后,笔者再指导学生们分别用鼠标操作相关的软件、页面等,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当前阶段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积极认知到实际问题,并且结合教育现状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全面优化教学方式,可以从创建教学情境、强化思维能力、丰富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理解能力,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向阳.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04):22-26.
        [2]安琦,任翔,杨文研.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文献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04):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