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黄沙铺镇梅田中学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436700
摘要:英语阅读是小学生英语学生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即是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自主阅读、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阅读和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每天阅读三个角度出发,对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既与新时代的信息技术进步相关,同时又与学生们的学习思维相关。当今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教育教学的模式。从学生自身角度而言,当今的孩子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上娇生惯养,思维自主性较强,这就使得学生不再接受以往那种教师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向着自主研究知识的角度迈进。对此,教学老师也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教育理念,从“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此保证最终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自主阅读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时,其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真正激发起小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其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学英语知识阅读的学习之中,也才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积极性一旦得到有效提升,教学老师的各项教学策略也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也才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则需要教学老师的循循善诱。
例如,在教学:“colors”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共知道多少种颜色?”学生:“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老师:“难道只有这七种吗?没有别的了吗?”学生:“还有黑色、白色。”老师:“是的,还有很多,只是我们习惯于运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进行表达,对不对?”学生:“对。”老师:“那么,如果遇到外国人,我们该怎么样和他们沟通颜色这个问题呢?”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沟通。”老师:“那我们是不是得先学会颜色的英语表达方式呢?”学生:“是的。”老师:“那红色用英语怎么说,还有白色、蓝色?”学生:“不知道。”老师:“老师告诉大家,大家要记住呀。红色是‘red’。”学生:“红色是‘red’。”老师:“白色是‘white’。”学生:“白色是‘white’。”在老师教导学生认识各种颜色的英语表达之后,教学老师即可通过提问和抢答的方式,考察和提高学生对于颜色英语单词的记忆与掌握。老师:“红色怎么说?”学生:“red.”老师:“黑色?”学生:“black.”老师:“绿色?”学生:“green.”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颜色等相关词汇的英语表达之后,教学老师即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尝试翻译课文。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探究阅读
小组合作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集体阅读学习能力。对此,教学老师可以在讲述完课文中的新词汇之后,即可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探究。学生集体探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加强对词汇的记忆和掌握,而是阅读并翻译课文。可以说,通过小组教学能够帮助教学老师解压。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学老师的工作就会因此而变得轻松。因为教学老师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以保证学生们的最终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一课时,教学老师在讲述单词的读法和意思之后,即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强化对单词的记忆与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学老师可以进行巡场监督,以了解学生们的集体探究思路。这里,教学老师就会发现,学生关于单词记忆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有的学生小组会通过背诵和默写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小组会通过拼写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学生会通过卡片的方式进行学习,各种学习方法应有尽有。对此,教学老师可以将学生们的不同方法进行记录,并加以观察和比较。在学生记忆单词结束之后,教学老师即可对学生们的单词记忆进行考察,在了解学生单词记忆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了解不同单词记忆方法的效果。接下来,教学老师还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尝试翻译课文。最后教学老师还要对各小组的翻译结果进行比较。针对于翻译效果较好的学生小组,教学老师要给予表扬,并引导其将翻译的思路告知其他小组,以促进学生集体英语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每天阅读
正所谓“习惯成自然”,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就需要强化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练习,让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扎实自身的英语学习功底。在此过程中,教学老师可以专门为学生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即在除课文阅读教学之外,教学老师还要为学生布置一篇与学生现阶段英语学习相适应的英语文章,并要求学生将英语翻译递交上来。这就是一种阅读习惯的培养方式。有的教学老师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权利交给学生,即只要求学生阅读文章,但既不给学生阅读的文章,也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要求和监督,这种阅读教学的方式是无效的,或者说是效果甚微的。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较差,其不能够自我约束每天读一篇文章。所以,教学老师必须要在提供给学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还要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和任务,将阅读习惯的培养当做一种任务来抓。最后,教学 老师还要对学生们的翻译效果进行检查,这也是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考察。针对学生们的翻译效果,教学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有方向性的指导学生阅读和学习。此外,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学老师还可以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奖励。比如,针对于翻译文章较好的学生,老师则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在鼓舞学生自己努力进步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的效仿和努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教学老师即可掌握不同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情况。接下来,教学老师即可展开相互帮扶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即将阅读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与阅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两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不仅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会有所提升,包括学生自身也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而言之,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也不是一件短期内能够见到成效的工作。对此,教学老师首先需要从单词记忆和掌握的角度出发,提升小学生的词汇量。因为这是锻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如果小学生的词汇掌握量不足,那么其也就难以展开更为有效的阅读和学习。在学生的词汇量达到一定的阅读标准之后,教学老师即可要求学生进行每天阅读,这既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又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在该过程中,教学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了解和考察,并为学生们的英语阅读学生情况进行指导,以强化学生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只有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练习,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才能够得到切实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臧玉岭.英语阅读巧提问 提升教学有效性[J].校园英语,2019(24):211.
[2]苏娟.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9):140.
[3]王同跃.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1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