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 冯德蜜
[导读] 生物是对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研究

        冯德蜜
        安徽省明光市明湖学校      239400
        摘要:生物是对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研究,在生物课上有趣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这些实验在生活中才能得到更好的解释。初中学生在心理上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人体结构的一些构建都处于懵懂的状态,所以对生物知识产生好奇,在生物课上也能因自己的好奇心对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是只用枯燥的教学方式,一直使用传统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方法给学生讲解,那么这个好奇心也维持不了好久课堂就会变的沉闷。因此,在初中课上多用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用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让学生对生物一直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参与度;加深印象;丰富教学内容;动手能力;
        初中的生物学习,是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的,是对生物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是为了以后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会活跃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也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基础知识打的会更加的牢固,在教学上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理论知识课上学生学习起来都会比较枯燥,在课上参与度也较低,往往提不起兴趣。而教师一般在课上也只是讲课本知识,很少让学生自己做实践类的东西,一般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将存在一个弊端,就算教师讲的在多,学生也吸收不进去,他们知识停在一个听的层面。而人的记忆也是有限的,当时听的时候因为大脑的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能让知识点在脑海里停留,但等一会儿在来回顾,是否还能回想起来,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大脑形成记忆,不能有效的将知识点存储进来,导致在学习上学的很困难。因此,在课上教师要采取实验的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才能对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做实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自己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根据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一起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课下准备好实验材料和用具,教师先在课上为学生做一遍示范,学生先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为后面自己的实验打下基础,有的实验不可能一次性就成功的,需要学生的反复试验和坚持才能达到目的,在实验过程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要自行提出在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自己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的,通过这次实验我收获到了什么。
        二、能加深学生知识的印象
        青少年的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不像年纪小的小朋友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能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注意时间,在课上能有效的控制自己,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意志来努力的克服困难,能保证在学习任务的质量上越来越提高。即使是这样,学生在课上的有意注意也维持不了整节课的时间,在中途始终会开小差,与同桌讲话等,所以在整节课上教师不能一直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把理论知识在前半节课讲解完,后半节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改善学生的注意,这样的教学方法或许对学生会更加的有效。或者在上课中途也可以给学生插一个小插曲,让学生放松以下,帮助学生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并用。
        例如,在教授《单细胞的生物体》这一课时,在课上不能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一直就是教师为主体性,整堂课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的,不能充分发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上对知识枯燥无味,不能熟练掌握知识点。

比如:在讲解观察酵母菌这个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吃的馒头是怎样做成的,为什么用酵母菌制作出来的馒头会松软,观察酵母菌制作馒头是怎样发酵的。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实验了才能明白,光凭教师讲学生只能掌握表面的知识原理,不能深刻去挖掘。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实施一个高效的课堂就需要学生对整节课拥有极大的热情,和在课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教师还要再课上积极的与学生互动,只有自己的状态良好才能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氛围。当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的主动和热情时,教师要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还有可具有实践操作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用多媒体通过呈现一些图片和小视频,让学生感知生物的奇妙,也可通过小游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授《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要只局限于一种,这样学生也会感觉很枯燥,课堂上没有新鲜感。本课的目标就是概述植物的主要类群及主要特征、概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目标进行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觉得课堂是有趣的。比如:“运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加在实验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就是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上课比较疲惫的时候,可以运用游戏来帮助学生缓解疲劳。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社会层面上对新一代的青少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出去就找不到工作,即使他们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但许多的工作单位都不会选择他们,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没有一个很好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上缺乏锻炼。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的以成绩来表现,只要求学生争取高分,不注重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的就是实践能力,这是很多学生埋头苦读都欠缺的。只以学生的分数来作为评判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优秀的教师和明智的家长都不会只重视孩子的成绩,也会重视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按小组划分,每小组4人,让学生在校园的附近观察一个生态系统,并说出其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关系,还有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取食关系。当学生分小组去完成这件事时,教师要观察学生,巡逻指导学生,给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但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自己去动手,自己去观察,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后,返回教室,把自己观察到的进行分享,并讨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能否独立生存?最后教师在做出总结。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让学生为取得高分而学习,不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上也不带学生做实验,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最后脱离了轨道。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学生做实验,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未来的发展上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新课程的标准也指出:“有效的学习不只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在学习上获得更多的体验。所以要重视初中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6(34)
        [2]暴丽国.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