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龚建涛
[导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层面应基于高考内容,
        龚建涛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层面应基于高考内容,对教学过程做出整体规划与构建,这样才能够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升。首先,教师应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动力。同时,教师应注重课文内容的教授,从课文呈现方式等角度,帮助学生厘清文本内容,夯实基础词汇语法等知识,为学生独立阅读奠基;此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归纳文本内容,培养他们的运用意识,及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不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素养。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开展探究,主要阐述了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探究
        在现如今,英语已经成为中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所必备的知识,高中阶段是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时期,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在现阶段英语教学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有些教师根据高考内容对英语课堂进行规划,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高效答对英语阅读试题,这样的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英语听讲效果不佳。据此,教师应基于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采取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手段,以促进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与提升。那么,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笔者据此进行论述,并提出以下几点值得参考的教学建议,以期能够对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意义。
一、有效开展课堂导入,激发英语阅读兴趣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前,应注重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通过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情境,从而在学生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阅读,有助于教师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优秀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热情。据此,教师应掌握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导入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样一来,教师在后续的阅读课堂中,就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搜集与整合,从而使学生在具有主动阅读意愿的状态下,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英语学习,促进了学生阅读成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The United Kingdom》这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背景介绍和提问的方式来开展阅读导入。首先,在课堂一开始,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英国的图片,并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的文化和历史等背景知识,为后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了英伦曲风的音乐,较好的结合了高中生的音乐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在听音乐看视频的过程中,加深对英国的了解,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探究欲望。再比如,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开展探究,在新知导入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重要信息来进行问题预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由此可见,通过背景知识展示和提问等课堂导入方式,教师就能够调动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积极情绪,从而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


二、转变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核心,课文中的重点英语词汇和语法,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教师应通过讲授课文,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信息和知识点,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理,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单词和句子,还要重点锻炼学生对整个语篇的把握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此外,教师在课文教授环节还,还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在写作时的情感倾向,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也大有帮助。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转变方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逐步促进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 Earthquakes》这部分的阅读语篇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并基于学生一定的独立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熟悉课文的整体脉络。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观看地震的实录影像,通过展示真实的灾难现场,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的兴趣。在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短文填空,或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绘制课文的思维结构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应对灾难的小技能,并培养学生敬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品质。通过有层次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多角度开展英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了英语知识、发展了思维能力,教师也收获了良好效果。
三、引导学生归纳文章,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对比、分析、整理与归纳等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掌握阅读的重点方法,并能够独立筛选出文本中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独立开展英语学习的良好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同时,在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学习后真正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对英语应用意识的提高。在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给出提示词,没有必要做到一字不差,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同意转换或表达,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可以将复述文本,作为阅读课堂的环节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就会保持一定的紧张感,从而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而保证了高中生在英语阅读课堂的听讲效果。
        例如,在教授《Life in the future》这单元的阅读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堂最后对文章进行复述,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时“未来的生活”,第一篇reading部分的文章主要写Li Qiang在时空旅行前、时空旅行中和时空旅行后的所见所想。在语法知识方面,作者在课文中通过对未来生活态度的讨论,引出过去分词做状语、定语的用法,在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的过程中,锻炼了综合运用英语的知识的能力,学生运用英语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将课文中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这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应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来带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发展。通过不断总结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方法,学生在面对英语阅读时会更加轻松,并逐步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核心阅读方法和技能,在阅读中不断开拓视野,促进自身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龙.任务型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策略[J].海外英语,2011(9):77-78.
[2]叶新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探[J].希望月报月刊,20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