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研究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杨元芳
[导读] 当代社会,美体现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伴随着和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随之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成为现阶段美术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深有感触,特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汲取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美术教育高效开展贡献一己之力。
        杨元芳 (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安斗乡中心校    四川 阿坝    624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76-01
        当代社会,美体现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伴随着和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随之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成为现阶段美术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深有感触,特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同时汲取同行优秀教学成果,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美术教育高效开展贡献一己之力。
        一、前言
        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美。美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普遍存在。为此,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当代社会环境下,一些教育学家尝试通过改善传统教育模式来更好的实施美育。借助于美术教育来提高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和健全学生人格。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美术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是提出一系列推动美术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各类学校也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现阶段,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小觑。以下是笔者在此方面进行的探讨。
        二、美术教育现状
        1.学生美术素养较低
        现在的美术教师一般都是通过系统和专业的美术教育,具备扎实的美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而那些非美术专业毕业的美术教师,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学生由于爱好美食,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而为了升学不得不中短美术学习。美术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尤为重要,知识传递难度不容易把握,很容易陷入简单陈诉,教学流于形式。
        2.美术教师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一部分来自于专业美术学校,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形成较强的教学技能,这对于推动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在教学评价上对教师监督作用有限。另外一部分是毕业于其他院校的学生,这类美术教师教学能力较差,只能在自身擅长的某一领域发挥作用。这给美术教育有序和高效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3.美术内容
        美术课程由理论知识、鉴赏能力和实践等等组成。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目标上不明确,在课程内容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主要以评析美术作品为主,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停留在鉴赏作品上。美术课程综合性较强,渗透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用综合的视角教学。过于凸显美术知识而忽视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人类学等等知识分析美术作品,造成学生视野狭窄。


        4.美术教育缺乏地方特色
        一些学校的美术课程以国家统一教材为依据,用简单的方式传授美术知识,在美术教材中,很少涉及地方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学生往往对某一种艺术形式熟悉而对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很少研讨,只能生搬硬套。
        三、提高美术教育效率的方式
        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人们的美学素养较低。为此,美术教育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然而这一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致,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齐抓共管才能有所提高。
        1.开设实践课程
        现代社会是个网络时代,我们需要随时随地和信息打交道,人们获取的信息中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低俗消极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评判。美术单存用鉴赏作品很难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有更加直接和形象的感知,为此,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大自然、革命圣地、美术馆等等场所,让学生直接体会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为优化课堂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2.提高管理水平
        美术教师队伍素养层次不齐,那些非美术学院毕业的教师往往兼顾其他学科的教学,这给打造一支高水平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在一种开放的美术教学中,学生思维不同、审美意识不同,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内容不能过于抽象,由浅及深的引入教学内容,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管理,当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鉴赏能力后,美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展示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这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管理、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
        3.彰显教学内容多样性
        美术教育设计美学、教育学、文学、心理等等领域,美术是各个学科的综合,为此,在教学内容也要体现多样化特点,这需要美术教师拥有广博的学识,善于用各个视角审视美术作品形成背景,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4.渗透地方特色教育
        学校广泛分布于城市和乡村,每个学校办学理念不尽相同,尤其是那些地方文化浓厚的学校应彰显地方特色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助推作用。美术教育应深度开发地方资源,依据自身特点,渗透特色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丰富,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应有所加强,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 结束语
        教育宗旨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们更好的改造生活,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让生活变得异彩纷呈,在学生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前提下,组织学生接触生活,发现生活美,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为学生美术素养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