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阮伟芝
[导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不断探索的对象,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时期,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再一次成为了众人热议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反馈情况,从幼儿园、幼儿、家长等方面对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建设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进行,促使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乡镇 学前教育信息化 课程开
        阮伟芝 (泸州市江阳区石寨幼儿园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不断探索的对象,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时期,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再一次成为了众人热议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反馈情况,从幼儿园、幼儿、家长等方面对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建设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进行,促使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 乡镇  学前教育信息化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42-02
        引言
        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各阶段教学均采取了延迟入学的策略,尽管入学时间延迟了,但是孩子的教育却不能够停歇,为此,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园作为乡镇学前教育中的一员,以习近平总书记防控疫情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为指导,以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为目标,以“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为宗旨,认真开展远程教学服务,借助网络平台为幼儿搭建,线上共享、家园共育,积极开展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建设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一、正确理解“停课不停学”的内涵
        对于学前教育来说,要构建教育信息化课程最为关键的是首先要充分理解当前“停课不停学”的基本概念。
        首先,“停课不停学”是指幼儿虽然没有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但是也不能停止对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意志的探索和进步,比如,让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在真实的生活中学做一道菜,做一做亲子手工,捏一捏泥人,玩一玩亲子游戏等,并从这一过程中去逐渐获得相应的生活常识、成长技能,增进亲子关系等。
        其次,教师和家长必须要走出利用信息化产品来完全代替教师和家长的误区,正确看待手机、电脑、电视在“停课不停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占据的地位,以免造成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比如,在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中,并非要让孩子们成天看着手机,更多的应该是学校向家长进行陪伴幼儿成长的一些引导,以及家长通过信息化工具来与教师进行关于幼儿情况的交流。比如推送幼儿的手工作品,和幼儿一起开展的亲子游戏,与其他家长进行关于育儿的经验分享等。乡镇幼儿园的年轻家长平时多数都在外地打工,陪伴孩子的机会比较少,正好利用这次难能可贵的时间陪伴孩子,这更是平常教育信息化很难达到的意义。
        最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停课不停学”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念。即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各种线上育儿经验课,亲子陪伴课,知识、技能,幼儿行为习惯指导课等,邀请家长一起进行学习和运用,让幼儿能够在“停课不停学”和“教育信息化”的措施下在家中获得先进而全面的教育,促进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健康快乐地学习。
        在开发和构建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贯彻“停课不停学”的正确内涵,促使幼儿园、家长共同发力,促进幼儿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去进行学习和探索。


        二、利用身边资源设置信息化课程
        对于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来说,有效利用身边资源来设置信息化课程极为重要。面对当前仍然没有解除的疫情形势,教师在设置信息化课程时应该将材料的投放和运用融于现实生活之中。
        比如,在引导孩子进行手工制作时,可以布置捏泥人的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们能够就地取材,还可以布置变废为宝的作业,让目前居家生活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够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来完成这些有趣的任务;在培养孩子科学素养时,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推送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鸡蛋的浮起来了》《纸花水中开》等等,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验也是家长们年轻的时候都玩过的非常有意义。所以,在特殊时期,教师在设置信息化课程时需要和当前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切不可布置一些需要家长劳神费力且难以完成的任务,与此同时还应该在设置信息化课程时关注家长的陪伴程度。虽然家长的陪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但是家长也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完成,孩子的成长过程也需要独立的思考和操作,所以教师尽可能地让家长稍作引导,然后让幼儿独自去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
        总之,让信息化课程进入生活,让幼儿在家长的稍作陪伴下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实现自我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的提升。
        三、家校良好沟通使用信息化技术
        从目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在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建设中容易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普遍家长学前教育观念还有待提高,他们总会自己给孩子布置一些小学化的课程,中班的孩子就在家写汉字、写拼音,还把图片发到家长群,让幼儿提前进入小学知识的学习中,违背了幼儿成长的基本规律。二是家长让信息化工具代替自己的地位来陪伴孩子,还将问题甩锅给教育。三是家长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有的孩子没有及时完成任务,家长则对孩子大声呵斥、甚至动手,让孩子身心受损。针对这些误区,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以确保信息化技术的正确使用。
        首先,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掌握学前教育的正确方向,了解“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以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其次,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考虑家长的文化水平、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在课程中允许出现育儿开拓创新的情况,但不强迫水平的整体划一,更应该杜绝盲目的攀比心理,真正地做到在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课程中将课堂归还于幼儿,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新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的学习和实践之中。
        最后,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课程应该高度关注对家长的引导,比如,引导家长如何在家中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养成科学规律的作息习惯、引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家长如何在家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总而言之,在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是手段,教师和家长是引导,幼儿才是主体,因此,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的投放与运用、课程评价等均应该围绕幼儿来进行。疫情当前,“停课不停学”是乡镇学前教育信息化课程开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的背景,也是促使幼儿在科学的、合理的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实现成长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维谦. 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6.
        [2]李应君. 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