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茂娟 (泸州市江阳区石寨幼儿园 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44-02
幼儿时期是语言迅速发展时期,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跟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词汇是很关键的。打个比方说:词汇是建筑材料,那么连贯的语言是高楼大厦。如果没有建筑材料,怎能建成一幢幢高楼大厦呢?词汇同然,它是组成一段话的基础。
怎样丰富词汇呢?丰富幼儿词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我把丰富词汇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词义阶段、巩固词汇阶段、提高阶段。
一、理解词义阶段
要使幼儿掌握词汇,先要让幼儿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不能用“注入式”的方法让幼儿被动地记住某词,如果机械地给幼儿灌输某一个词,幼儿就只能凭着机械的记忆来记住它,仅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不能在任意环境中运用自如。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使幼儿理解。
1.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词义
用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也就是解释词义。如通话故事《福气糕》中的“福气”就是“有好运”的意思;《红萝卜》中的“挂挂钱”就是“压岁钱”的意思。教师讲解时要求尽量简明、生动、形象、准确。
2.通过形象的动作让幼儿理解词义
教师用形象的动作让幼儿理解词义,不仅能使幼儿对词的含义一目了然,而且能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如故事讲述《小猫钓鱼》中的“三心二意”,教师作示范表演,让幼儿也跟着教师一起表演,幼儿很快理解了“三心二意”就是“不专心”的意思。
3.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词义
对于幼儿不易理解的词,教师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给幼儿,幼儿通过画面内容来理解词义。如故事讲述《大西瓜》中的词组“翠绿的西瓜秧”,幼儿很难见到西瓜秧,所以理解这一词组是很困难的,教师就用绿色颜料画上很多西瓜秧。美丽的颜色—绿色呈现在幼儿眼前,幼儿很快理解“翠绿”的含义。形象的西瓜秧、美丽的颜色使幼儿不难理解“翠绿的西瓜秧”这一词组的含义。另外,美术活动时还可让幼儿画西瓜秧。
4.通过直观教具让幼儿理解词义
直观教具能直接为幼儿所感知,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绘本故事《小狐狸的第一个冬天》中的词组“鹅毛大雪”,让幼儿理解这一词组时,教师先让幼儿观察鹅毛的颜色、大小,然后教师启发:“像鹅毛那样大的雪大不大?(大)鹅毛大雪就是说下很大很大的雪的意思”。又如故事《聪明的乌龟》中“缩”这个词,教师可以通过PPT。乌龟头、腿、尾巴“缩”到硬壳里去了,使幼儿从教师的演示、讲解过程中理解了“缩”的含义。
5.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词义
如果幼儿对某一个词不理解,而对另外相反的词义很熟悉时,就可以用对比方式来让幼儿理解。如:马虎—认真,“马虎”这一词幼儿不易理解,“认真”这一词幼儿却相当熟悉,通过对比方式启发幼儿理解“马虎”是“不认真”的意思。
以上几种理解词义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可以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如:“笑眯眯”,教师可把绘画与动作两种方法融为一体。先画一个眼睛弯弯,嘴角翘翘的笑脸娃娃,教师再与幼儿一起做笑的动作。
二、巩固词汇阶段
幼儿仅仅理解了词义是不够的,还要让幼儿记住这些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这些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启发诱导,使幼儿将学过的词加以巩固、运用。
1.通过日常生活进行随机教育
通过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机教育,不仅能使幼儿巩固所学词汇,而且还能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中词“东看看、西瞧瞧”,幼儿吃饭时就教育他们不要“东看看、西瞧瞧”;绘本故事《我是霸王龙》,要求掌握“一声不响”,睡觉时就要教育幼儿“安静、一声不响”;诗歌《排队走,不争先,不落后》中“整整齐齐”,做操时或排队过程中就要求幼儿排得“整整齐齐”;上课、画画时教育幼儿认真听讲,认真画画,巩固词汇“认真”;饭前便后幼儿洗手时,教育幼儿把手洗干净,巩固词“干干净净”;散步或游玩时看到不同颜色的花,这时巩固词组“五颜六色”。
2.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幼儿巩固已学词汇
以歌曲的形式巩固词汇,也就是说把学过的词配上幼儿非常熟悉的曲子,编成一首简单的歌曲,然后幼儿把歌唱出来。以律动曲“拍手点头”为例,如果教师让幼儿巩固“三心二意”、“一心一意”、“蹦蹦跳跳”、“摇摇晃晃”等就把这些词配上“拍手点头”的曲子,教师弹琴,幼儿唱歌。如:小猫钓鱼三心二意;老猫钓鱼一心一意;小兔走路蹦蹦跳跳;小鸭走路摇摇晃晃。幼儿唱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做动作,如学小兔跳、小鸭走等,这样幼儿在唱唱跳跳中轻松而又愉快地掌握了词汇。
3.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巩固已学词汇
游戏中学词,使幼儿轻松、愉快,毫无负担。如故事《七色花》中“各种各样”,角色游戏时,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让幼儿巩固“各种各样”,角色游戏中还可以巩固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结构游戏中,教育幼儿不抢积木,巩固已学词:“谦让”,在巩固词的同时也进行了德育教育。
三、提高阶段
幼儿仅仅巩固了词汇还不够,还要使幼儿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不仅能开发幼儿智力,而且能使幼儿词汇量不断增多,日益丰富。
1.同义词或词组
教师用一个词或词组描述事物,要求幼儿用与此词或词组不同但意义相同的词或词组来描述同一事物。如“金黄色的谷子”,教师问:“还可以说成什么样的谷子?”幼儿可以说:“金灿灿的谷子”、“黄黄的谷子”、“像金子一样的谷子”。
2.反义词或词组
教师说出一个词或词组,让幼儿快速的说出相反的词或词组。如:“胖—瘦、轻—重、高高的—矮矮的、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3.教师指定人或事物让幼儿形容
如:教师让幼儿形容某人脸蛋,幼儿可以说“圆圆的脸蛋”、红红的脸蛋”、红通通的脸蛋”、“美丽的脸蛋”、“漂亮的脸蛋”、“胖嘟嘟的脸蛋”、白里透红的脸蛋”等。
这里需补充一点,丰富词汇并不是仅仅让幼儿掌握幼儿园教材中的词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因势利导,使幼儿毫无负担,在自然状态中掌握词汇。
总之,丰富幼儿词汇从理解到巩固再到提高这三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缺一不可的。 经过三年的尝试,我们幼儿绝大多数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很多词汇。如:名词、动词、描述事物不同程度的形容词、连接词、虚词、反义词、同义词等。通过对幼儿词汇的不断丰富,幼儿思维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力都得到很大地提高,培养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