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浅见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王显智
[导读] 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法治化必不可少。可以说,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和法治缺一不可。法治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道德则是和谐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置与教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首当成为一门重要学科。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
        王显智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小学     吉林 通化     134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17-01
        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法治化必不可少。可以说,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和法治缺一不可。法治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道德则是和谐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置与教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首当成为一门重要学科。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法治知识,同时开展道德教育,深化践行道德行为。
        一、从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德育课程的教材更多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试图通过教材和教学引导学生整体生活的转变,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涵养他们的德性。但是在道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呼声中,人们似乎忘记了知识教学对于价值教学的作用。所以,新课程道德培养回归生活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反对传统的品德教学仅仅关注知识的弊端,而是要上升到价值教学。因此,要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要改变教学观念,还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它真正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自由的讨论,让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认识,明确他律不可少,自律更必要。
        二、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灌输式的知识教学是将成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体系注入学生头脑中的教学,在这种教学中,知识本身的正确性和系统性是关键,因此,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只是发挥辅助的作用,甚至是可以抛弃的。这种教学很难实现从知识教学通达价值认同,除非这个知识教学的过程碰巧和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吻合了,才能实现价值认同。

所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变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学情,包括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从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教学。比如我们国家的现代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小学生早早地就学会了使用网络,而忙碌的家长又疏于引导和管理,造成许多的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不强,容易被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也很容易相信网上的一些人或事儿,这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的教育活动课,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列举了一些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案例,我们根据案例内容编排成小品,将情节融入情境中,不仅使参与表演的学生在感悟台词的过程中受教育,也使观看的学生在展示的情境中受教育,用这种方式来学习道德与法治,更能提高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情趣,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教师在总结过程中,再进行相关的讲解,让小学生了解到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网络上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应对。这个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和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小学生的作用也非常重大,因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教学所产生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三、生活中感悟,深化道德行为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需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反复练习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需要在生活中培养和验证。
        比如:《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的学习,课前,我们布置孩子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的一天,留意他们在做些什么,从中体会他们的辛苦;课上,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所作的记录进行交流;再布置他们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这一学习形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从而学会感恩,做一个思想独立、孝顺的孩子。
        事实证明,改变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会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做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想要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全面配合,还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教师作为做教学的组织者,应在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心理成长、个性化发展的关注。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展,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