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洪 (四川省邻水县鼎屏镇第四小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04-01
古人曾说:“三日不读,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提到“阅读”,我们便想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说法,“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故事。
事实证明,读书能为孩子的精神打底,为孩子的人生奠基,让孩子爱上阅读,多读好书,是多么重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是否会阅读,这决定着他掌握知识的多少和信息获得的快慢,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他能否取得成功。因此,让孩子从小学会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是我们每一位做家长和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兴趣——当好孩子的启蒙者。
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识字,可听故事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让孩子“听书”(给他读、念)。那么,讲故事就落在了我们每一个家长身上了。作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家长,我们应该经常为孩子读“书”,让他们“听书”。尽量多给孩子读读寓言、童话、科学等故事。当好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应尽早引导孩子开始阅读活动,(虽然这并不是让孩子用眼睛开始的阅读活动)总有一天,孩子会捧着以前一直由我们家长捧着的书,也不用大人在一边陪伴了。瞿秋白老前辈的母亲善于用读童话和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在母亲讲故事的熏陶下,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有了一颗明辨是非的心。当然,在后面引导孩子看画面的同时,应提出一些观察问题,这样会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为他日后的独立阅读奠定基础。现在的资源也丰富,“听书”渠道越来越多,公众号、APP……都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资源,对自己情感拿捏不自信的家长,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孩子们“听书成长”之路会越走兴趣越浓,潜移默化之中,阅读的种子在心田生根、萌发。
二、教给孩子“会读书”的方法——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1、做好规划,选好书籍
孩子读书随机性比较强,有机会见到什么就读什么,由于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还不能自己选择所读内容。那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才对孩子一生有良好影响呢?
首先是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启智、培养良好品行、使人积极向上的读物。
如:《乐智小天地》《歪歪兔行为习惯系列互动图画书》《启蒙读》《亲子共读》《国际安徒生大奖系列》《暖房子经典绘本》《好性格故事馆》《培养孩子习惯的好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增长孩子智慧的启发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百科全书》《唐诗三百首》《三国演义》《西游记》《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我们没必要去限制孩子非得读文学、自然或诗词等,只要是有益的、有价值的即可,让孩子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吸取其精华岂不更好?
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以少带多,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少年闰土》后,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朝花夕拾》;学了《慈母情深》,迁移读《母亲的存折》、《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家长、老师可以制个表格,给孩子数目做好标识,做好规划。
2、引导思考,学会读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需要相互渗透、结合,一定要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学会阅读,要教懂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同时在思考中也常常阅读。
孩子“听书”阶段,家长可以根据内容,设置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与孩子互动,既达到“阅读”目的,同时也训练了孩子专注、倾听等品格,还增进亲子感情。等到后来的捧书阅读时,孩子们有了边读边思的习惯了,就会去挖掘文本的内涵,追求文本的精髓了。
3、做好笔记,增加积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时我们要求孩子不仅注重读,还要注重积累。积累的内容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教会学生制作文摘卡片,绘画阅读树、思维导图。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可以裁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这也是做笔记的一种方法。
4、成果展示,提供平台
为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扩大阅读影响,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读书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展示阅读成果,交流阅读收获,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成为孩子的贴心人——给足孩子“要读书”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条件”是指时间和内容方面。有的父母只顾自己工作、娱乐,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凭他爱干什么干什么;一些老师也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把孩子阅读落到实处。这让孩子的阅读成了一句空话。作为家长,应每天定时给孩子朗读、讲故事或讨论书中的内容;常给孩子买书,把书作为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昂贵的玩具只能给孩子提供暂时的用途和乐趣,而一本书对孩子兴致的启发是不可限量的;不要让电视夺取孩子的阅读时间。作为老师,更应明白让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更该成为孩子读书的贴心人,为孩子读书创造更富足的条件!
阅读,是孩子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方式。在“语文为王”的时代,“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多读书,可以让孩子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愿每位孩子都插上阅读的翅膀,飞向理想的殿堂。